第68章开炉啦
自从匠人将烤炉砌好,之后的几日都是大晴天,尹遥如今也不锁厨房门了,夜间仍开着通风,不过两三日的工夫,烤炉便已完全干透。这烤炉尺寸很大,足有一个成年人张开双臂的宽度,高度也有快一人高,下面是烧柴的地方,上面的空腔则可以用来烤制食物,上面还有根烟囱,将烟排到室外。
这形式是尹遥参照嘉庆坊和华阴县家中,那用来烤制胡饼的窑炉,又加以调整之后制成的。
刚确认可以投入使用,她就兴奋地开炉,试着做了老早便想着的蛋黄酥。咸鸡子敲开只留鸡子黄,淋上米酒送入烤炉,烤到蛋黄出油,晾凉后包上豆沙馅儿,团成一个个圆球形。
豆沙球外面裹上陆娘子备好的油酥皮,再刷一层蛋液、撒上一小撮胡麻点缀,便是一个个圆滚滚又憨态可掬的蛋黄酥。尹遥打开烤炉的炉门,这烤炉跟土灶的原理差不多,也是根据添柴、减柴控制温度高低,除了温度变化的速度有些慢之外,用起来总体还算方便。只是如今毕竞是大唐,还没有温度计这种东西,只能凭着经验来估计炉中温度。
这包好的蛋黄酥,尹遥先不敢全都放进去,只是放一两个试试,在调整了几次之后,终于算是掌握了个八九不离十。新鲜出炉的蛋黄酥,个个儿表面酥脆金黄,且又香气扑鼻。尹遥咬了一口细细品尝,相比较油炸的花酥,这烤制出来的酥皮糕饼,口感又更加干爽清新一些,而其中咸鸡子黄与甜豆沙的结合,又使其口感更加丰富许多,难怪在现代也是款长盛不衰的网红甜品呢!她对自个儿的作品十分满意,于是这几日沈记的代售摊子上,也都又纷纷上市了新品。
大唐人民也是识货之人,这酥脆鲜香的蛋黄酥,一上市便兜售一空,之后的几日里,也仍是供不应求。搞得代售的摊主们,纷纷前来沈记,请尹遥再多多做些才好。
于是尹遥只好带着陆娘子,一边擀酥皮、制豆沙馅儿、包蛋黄酥,一边送入烤炉中一批批烤熟,这烤炉甫一上任,便忙得差点儿连轴转。待到几日过去,百姓的新鲜劲儿好容易过了些,蛋黄酥的销量也恢复了正常水平,虽说仍是抢手货,但至少不会哄抢了,她俩这才稍微歇下来一会儿。从前天开始,差不多一上午便能把蛋黄酥烤好,尹遥作为一个合格的周扒皮,连烤炉闲着都见不得,她又开始琢磨起了其他的吃食。神都城既然盛产鸭子,肉质又是如此的美味,那便不如试试泥炉烤鸭?“三娘,别眼巴巴盯着了,快吃饭吧。“今日沈记的员工午餐,是陆娘子做的,她端起往堂屋中去,又喊着尹遥去吃饭。尹遥不错眼儿地盯着面前的烤炉,头也不回道:“舅母你们先吃,别管我了。”
陆娘子见状,把吃食放到桌上,又折返回来,拽着她出了厨房,把她按在座位上:“那鸭子才送进去,你还能盯出花儿来不成?”罗珊娜最近一直在摆摊儿,往往就在外面随便吃一口了,这几日蛋黄酥售卖得快,她倒是难得回铺子跟大伙一道儿吃午饭。她一坐下就瞧见桌上的菜肴,面露菜色:“义母,今儿咱们怎么又吃鸭子啊?”
陆娘子把盛了米饭的碗放在尹遥面前,道:“喏,要问你就问三娘。”尹遥坐在座位上,也仍旧身在曹营心心在汉,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有一搭没一搭地挑着米饭,眼睛还不住往厨房瞟。罗珊娜戳了戳她,她都没反应,气得凑在她耳边大声道:“三娘!三娘三娘三娘!”
尹遥这才回过神儿来,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干嘛,叫魂儿哪?”罗珊娜戳戳她脑门儿,嗔道:“你一直盯着厨房干嘛,那烤炉的门一关,也瞧不见里面呀!”
瞧见尹遥坐立不安的神色,一旁杜昭也开了口,不紧不慢道:“东家,你昨日那鸭子,是烤了将近三刻钟才焦的,今日才进炉不到半刻钟,肯定没事儿。他又朝角落处扬扬下巴:“那边我做了个水钟,里面的水滴尽便是两刻钟,那之前都不必担忧,还是先吃饭吧。”她探头往那水钟处瞧了瞧,只见是一个小小的竹筒,下面应是钻了个洞,正在缓慢地往下滴水,下面则放了个小碗将水接住,虽然捡漏了些,但大致计时应还是可以的。
尹遥是个务实的人,情绪价值固然重要,但这种有理有据的说法,倒更能安她的心。
见竹筒里还有大半的水,她便端起碗快速吃了起来,心心念念赶紧吃完饭,好继续研究那烤鸭。
扒拉完碗里的饭,见水钟也差不多滴尽,她便又跑回厨房,将那炉门打开,用杆子把里面烤着的鸭子挑了出来。
这回的外皮还真没焦,鸭子被烤成了油光锂亮的枣红色,她兴致勃勃片下一片儿尝了尝,却发现里面的鸭肉……好干好塞牙!尹遥差点儿咬牙切齿,谁能想到她做了这么多年厨子,竞会在烤鸭这道菜上,成了炸厨房选手?
这几日她一直在研究烤鸭的做法,从腌制流程到烤炉温度,从鸭子处理到木柴选择,一项项一点点的尝试。
她先是发现这平日用的柴火,都是樵夫在郊外砍的最常见的榆木、松枝,平日拿来烹饪倒是够用了,可若是拿来烤鸭,却会令其有股怪怪的糊味儿。想起前世时最出名的几家烤鸭店,似乎都会以“果木烤制"作为亮点,尹遥便又专门请樵夫砍了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