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22
122 他看起来更吓人
上岸后的前三天,舒栎其实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洛迦教区上面。无论是本地书记员和政府官员的联系,还是整个教堂生活环境重建,前有霍尔姆主教,后有莱顿神父。尤其是莱顿这四年里面一直都是舒栎的左右手,应对事务的处理方法都是比较切合舒栎心中所想的。比如说,在派发食物的过程中,莱顿就还会教他们如何最大化食材的使用方法。
像是制作面包的时候,可以用马铃薯泥来代替面粉,不仅能做出口感更佳的面包,还能够节省小麦粉,也能提供应该有营养和饱腹感。这段时间里面并不适合带给他们更美味的食物,因为这会无端增加食物的消耗量。
舒栎这几天也吃得很简朴。
大家吃什么,自己也吃什么,不搞例外。
再说,这种特殊时间段,舒栎也不太放心别人经手过的食物,都尽量是吃船上早就准备好的面包。
稍微奢侈一把的,就是吃点自制麦片。
这种用牛奶一冲就可以吃了。
麦片是自己做的话,里面的用料就可以豪爽很多。那里面可以用很多的坚果,例如本地的榛果、核桃、杏仁。还可以放晒制的水果干!
每次一大杯,别提吃得有多满足了!
而且这做起来很快,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用点热牛奶泡开就可以了。这样他就可以应对整个洛迦教区最头疼的重点之一一一堆积如山的尸体。整个洛迦城市的公共卫生情况因这些尸体而令人堪忧。两年间,黑死病带来的尸体与日俱增。而教会坚持禁止火葬的教义,导致传统的土葬方式已经彻底崩溃了
别说公共墓园的情况,教堂后面的墓园早就已经满得不能再满了,连泥土都像是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腐臭的气息。放眼看过去,许多尸体只能用草席一裹,胡乱堆放进教堂后院里或者路边空地。
再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体全是斑秃,不用凑近看,都知道已经被挖得坑坑洼洼。
教堂之外更是惨不忍睹。
街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死去的人,有些人是前些天刚倒下的,有些人已经开始腐烂,没有人敢去靠近,也没有人有心力去处理。他们中有的面目因痛苦而狰狞,有的双眼还睁着,脸上是临死前的恐惧。这还已经是有些人把死去的亲人埋在自己院子里的情况。为了压制这股令人作呕的臭味,有些人开始焚香,结果空气中弥漫着腐臭与香料混合的怪异气味,让人更加头晕目眩。舒栎每走几步,就得把自制的草药香包凑到鼻前,勉强吸几口干净的气。可想而知,为什么那些中世纪那些戴鸟喙面具的医生,会在面具的夹层里塞满香料和药草。
可比臭味更难解决的,是如何处理这些尸体。舒栎认为,若不能顺利火葬,这场瘟疫根本无法结束。然而,在教会的影响下,信徒普遍坚信唯有保持尸体完整,灵魂才能升入天堂。因此,他们对火葬极度反感,甚至视之为亵渎。这种观点根深蒂固,坚不可摧。
哪怕尸体堆成山,他们也宁愿让它们腐烂,让自己活在窒息的死亡气息之中,也不愿让亲人焚毁于火中。
从简易操作来讲,舒栎的想法是用不同的借口和手段把尸体集中起来,然后假装有什么天灾人祸,不小心让火势蔓延,谁都救不了这些尸体,无奈之下,只能看着这些尸骨都被火烧得干干净净。
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当然还是舒栎的避事主义。他做事本来就是除非必要,否则都不想要出风头,不愿意高调行事。
他每次做事都借用神主的名义,要是哪天不灵了,反而会给自己惹麻烦。可他也明白,就这样偷偷纵火烧尸体,就算没有人查出是人为,可那个土葬的观念依旧是没有被更新的。若是下一次瘟疫再来,没人会知道火葬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历史又会走入混乱。
舒栎从前也觉得教义陈旧、繁琐,偶尔会抱怨,但多数时候也就忍了。生活中确实有不便之处,可只要习惯了,照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以为这就是"传统"的代价。
可这一次不同。
当他看见尸体像柴火一样一具具堆在街角,当他闻着腐臭穿街过巷,看着一个又一个活人倒在烂泥里时,他忽然明白了:有些教义,不是麻烦,而是致命。
人们不是因为愚蠢而抗拒火葬,而是因为信仰已经根深蒂固到可以置现实于不顾的程度。而这种信仰,是被一代又一代的教义维系出来的。舒栎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必须改的。不是为了挑战传统,也不是为了否定信仰,而是为了让人活下去。为了让更多人活下去。
说来,人类的历史本质就是人类生存的发展史。关于火葬的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当务之急还是要把尸体集中起来。另一件难题,自然就是黑死病的治疗方式。早前从维罗妮卡那里得到血液的时候,舒栎首先就是意识到,果然自己要先从研制鼠疫血清开始。
毕竞链霉素并不是那么好发现的,也没有合成的渠道。于是,他在萨伏伊教区和船上都投入研制血清的实验里。事先还是得说一句,舒栎不是专业的药物学家。某些生化知识也是从影视剧和零散书籍中拼凑而来,理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