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53
153 我觉得你特别棒
据说,血的位置并不是口鼻处,而是在衣物底下。血先浸透的位置是后腰处,是自己扭头也看不到的盲区,可伤口并不深,伤口窄而细,却比想象中的深,拨动皮肉时,可以到看到比想象中还要深的层次。不过,脂肪的颜色区别于血色,特别显眼。不仅是那种接近皮肤的米黄颜色与血肉猩红的对比,更有那种更粘稠的融化的蜡质,也让人看一眼就退却。
“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据目睹的人说,感觉自己看到了恶魔的浓痰。”情报人是这么说的。
舒栎表示被他的用词恶心心到了。
“应该是皮下囊肿,也许本身有点皮肤病。”舒栎毕竟也是在现代社会和大体老师朝夕相处过的。他对这种事情也并不是特别害怕。而他也明白,很多“未知"的东西若是得不到解释,只会让人无端地联想更多吓人的事。
于是,他一般能解释,就会解释清楚。
在萨伏伊教区,他更是一向如此。
“其实偶尔猪排也会有这种情况,切开之后会看到类似淡黄色奶油的半凝固的液体,而且这种液体和肉排的脂肪颜色一致。”舒栎解释道,“冷着的时候,可能没什么异味。可若是囊肿,只有一加热,一股恶臭就骗不了人。”
不过事实上,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注射过的猪肉」。就是,工厂或者屠宰场会往肉里面注射猪油。有时候,那些猪油会渗入肉里面,就像是在用猪油腌制猪肉一样,就为了让猪肉更嫩。
只不过,那一直都黏糊糊的,所以有些人即使知道好吃,也很反感。“那么细的创口,又联想到死者的身份,可能是放血刀。”放血即使现在被人诟病,可放在中世纪以放血为主流的社会。日常治疗活动里面没有放血,会被认为不专业,甚至有在19世纪,医生不给病人放血被告的传闻。
放血刀有一种是柳叶刀,是常见的外科手术用刀,某顶级医学刊报也用的是这个名字。
情报人说:“放血刀是常见的随身品,难道是放在腰间不小心造成的伤害?”
“不到两个月,至少有八人可能死于这种情况…"舒栎提醒道。情报人恍悟过来,“哦,如果不是诅咒的话,那就是谋杀了。”情报人本身只卖消息,不在乎这个故事结尾是什么。如果他是一个以故事来挣钱的人,那真相更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大部分的真相都是平淡无味的,反倒是那段解释不清,又有无限可能的,才能引起热烈的讨论,才是故事的醍醐味。
舒栎能感觉,他对于谋杀并不太感兴趣,语气兴致缺缺再来,要是查到贵族身份,情报人估计也不愿意自找麻烦。毕竟大都会的等级制度壁垒固化且森严。
这不代表没人敢拿着把柄去威胁上位者。
而是由于这样的等级观念,很少人想着去反抗。第一个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也是在王朝和王权制度建立了千年后才冒出来。
又或者说,在普遍的情况下,有谁敢去打大学教授?谁不是豁出去了才敢做学术腐败的告发?
在中世纪的环境里,贵族基本垄断一切,连哪怕是有在维护底层人民的法律,其主要目的依旧是为了维护贵族或者王权的利益。舒栎并没有想好是否要去打动他,让情报人更深入地调查案子。因为,查案子并不是他非做不可的事情。
克洛德从头到尾,都没求自己帮忙。
舒栎是不会随便帮人的。
就像是不能因为小孩做事比较慢,就帮他把他的活全干了一个道理。不过,舒栎也有主动伸出橄榄枝,“你有什么事情要问我的吗?”舒栎还是能做心心理侧写。
与医疗相关的女性接触来往频繁,且死者之间并不是互相认识的,各自分布在各个区域,这说明犯案者拥有条件自由和这些人接触。其实这个案子最好破的点在于,死者都是在白天的时候遭遇伤害,也就更好锁定凶手的身份。
即凶手肯定就是与死者有接触的人。
这样乍听起来有点难以琢磨,毕竟,谁能知道死者一整天到底和谁接触了。可死者有不止八个,交集总是很好找出来的。话说是那么简单,操作起来也有点费劲,起码得要做地毯式搜索,一个又一个访谈才能找出对应的人物。
再来。问题还在于他们查了那么久了,还没有动静。舒栎觉得凶手肯定做了很缜密的反侦察,才会让人一筹莫展。克洛德却对舒栎的橄榄枝不屑一顾,甚至很冷漠,“我该问什么?”舒栎觉得自己遇到了一只固执地不肯回家的狗,“你叫我过来听那么长的话,难道不就是求我帮忙做事?”
像是理清来龙去脉之后,克洛德让自己帮忙混在群体里面,找到真凶。克洛德左腿搭着右腿,闲适地背靠着椅背,“我没有要求你。”舒栎笑了,气笑的。
“那你让我来这里做什么?你一个人晚上回学校会害怕,然后想要我默默陪你回去,是吗?”
臭小子!
求人的姿态在哪里?
舒栎左右看不到桌子,只能拍一下扶手,“我可是牺牲了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陪你来这个鬼地方。你这样说,对得起我吗?”克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