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千帆过,万木春
我买了一套房子
买了喜欢的衣服
买了去远方的机票
2012年12月吴裳《我有点小钱》
2012年的冬天,吴裳去了一趟北京。
当她下了飞机,走出机场,感受到北方的冷空气直接入侵她鼻腔的时候,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和喷嚏。
凛冽。
吴裳想到这个词。
林在堂问吴裳:“你觉得这几个集团客户你能搞定吗?那几个国企、央企的设计院呢?”
“这有什么不能搞定的呢?"吴裳又打了个喷嚏,她不太适应这一天北京的冷空气。天气预报说这是这一年北京最冷的一天。“那咱们分头行动吧。“林在堂说:“我晚上要去那个应酬。你真的不去吗?“不去。酒店见吗?“吴裳对他顽皮地眨眨眼。林在堂哼一声:“不见。”
“不见就不见。”
吴裳先上了出租,摇下车窗跟林在堂挥手再见。林在堂很奇怪,刚刚在飞机上还好好的,下了飞机就变脸。
吴裳摇上车窗,司机师傅问她去哪里?她说:“您带我去天安门、王府井、紫竹院转转吧。”
“紫竹院?”
“对。”
“第一次见外地人来北京第一天要去紫竹院转转的。”“没去过嘛。”
吴裳这样说。
她记得之前有一天喝咖啡,宋景突然跟她说:“我知道濮君阳在北京住在哪里了。”
“哪里?”
“紫竹院。"宋景说:“我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大概是一个种满竹子的地方。北京的地名都挺奇怪的。”
吴裳记住了紫竹院,上车的一瞬间就想去看看是什么样子。出租车司机载着她开出首都机场,她看到车窗外的景致渐渐热闹,车子驶上了五环。北京真的很大。
海洲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尽管经济发达,但它跟北京不一样。北京跟上海也不一样。吴裳去的城市多了,就觉得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她之前喜欢上海,现在觉得北京也很特别。五环上看北京,感觉城市上空灰蒙蒙的。
原来濮君阳生活的城市是这样的啊。吴裳想。她记得那年,他去杭州看她,跟她讨论毕业后的去向。吴裳说我想去上海,因为上海到海洲不算远,我可以时常回去照顾我姆妈和我外婆。那时濮君阳的单位已经为他解决了北京户口,还签了协议,他短时间内走不了了,不然要面临赔偿。他说:“那好吧,我呢,过几年去上海跟你会和。”“你先别管我啦。"吴裳说:“以后交通会越来越发达,只要我们有钱有时间,就能见面的。”
“吴裳你不知道,当你工作以后,钱和时间的获得,都会变得很难很难。”濮君阳的工作是一眼就看到头的,他自己对未来很迷茫。女同学袁博遥对他说北京是很公平的城市,只要肯努力,就会有回报。濮君阳却不这么想。
他觉得他像一只雏鸟,一阵风就能把他刮跑。他很惶恐,总觉得钱不够花。每个月工资到账,只在手里停留一天,然后就捉襟见肘了。这时的他在吴裳面前,竭力隐藏着自己的压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开心些。但吴裳还是发现了他不对劲。她问:“是不是遇到问题啦?”“我没有。“濮君阳摇头。那时他想:人最幸福的时光大概是在童年,那以后的每一天,只会日渐一日地不幸。他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在寂寂长夜里与自己的文字对话,他庆幸他还有一个爱好,不然他的人生真的是一湾死水了。
那时吴裳不知道人都是有自尊的。绝大多数人都只会向别人展示好的快乐的东西,而将自己的脆弱困顿藏起。她只是觉得好像跟濮君阳有了距离。她跟濮君阳聊起未来,她说:“我觉得我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一定会年薪百万的。"那时的吴裳觉得年薪百万好了不起,年薪百万是她能畅想的最好的人生了。
濮君阳却说:“吴裳你知道吗?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人是月薪800,甚至有的人一年只能赚到三五千?你知道年薪二十万,就已经是人上人了吗?”“我们不能这么想。"吴裳说:“我要向上看,向上爬。濮君阳,我要跟你一起努力,我们两个会过上美好的生活的。”“我赚死工资…”
“没事,那我努力!我养你!”
吴裳坐在濮君阳腿上,双手把他头发拨乱,说:“嘿,开心点。”濮君阳对她扯一下嘴角。
2012年的吴裳在北京的夜晚里,想起当年他们的对话,察觉到了濮君阳当年的痛苦。吴裳读大学的时候就是觉得人生会是光明的,大学毕业后接连遭遇工作的重创,才知道那时的濮君阳说的是对的。人生都是不易的。那道龙门不是谁都能越过去的。
她不禁叹了口气。
热情的司机师傅开始给她推荐吃喝玩乐,说外地人来北京都要喝豆汁儿的,还要吃卤煮。吃卤煮你要去北新桥,喝豆汁儿你要…吴裳又想起濮君阳形容卤煮:味道很厚,很重。这时林在堂已经到了应酬的地方,看到大圆桌上摆着各种名酒,心想这又是一顿"生死局”。他实在是不爱喝酒,每当这时就恨自己没有一副千杯不醉的躯体。郭令先已经到了,在郭令先身边,坐着孟若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