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结局:殷长钰
自那件事之后,襄亲王府便一直门庭冷落,殷长钰也深居简出,很少见人。而晏昭,则是少数几个不用通传便能直接入府的人。又至年节,晏昭便想着来王府看看。
这种时候,除了进宫拜会以外,他大概只会把自己锁在屋里,独饮苦酒。桑青见到晏昭,自然是喜不胜收,连忙引着她朝正院走去。“大人,您可算来了。“他一边走一边说着,“世子虽然不说,但我瞧见,他整日在房里,都是在画您的画像呢!”
“整日?”
听闻这话,晏昭先是一怔。
她知道殷长钰善书善画,但也不至于整日……“小的可不敢有半句虚言,"桑青连忙道,“您去看看就知道了。”正说话间,便到了正院。
桑青守在门口,留晏昭独自推门而入。
房间里一片昏暗,连窗户都只开了一点缝。哪怕是白日,床边的帏帐也被拉起,床上隐约有一道斜倚着的人影。“五郎?”
她轻声唤着。
听见动静,床上人一下子坐起,并拉开了帐帘。看见晏昭的那一瞬,他眸子倏然一亮。
“昭昭!”
殷长钰三两步下了床,白色的丝衣在空中微微飘荡着,他大步朝前,张开双臂将晏昭搂入了怀中。
这时,身后坠着的衣摆方才悠悠垂落。
晏昭轻轻回抱住他,掌心隐约能触到凸起的骨骼。她这才发现身前人竞已瘦削至此。
晏昭暗自叹了一口气。
殷长钰没有更多的动作,只是静静抱着她,将脸埋在她的颈窝。片刻后,她察觉到侧颈处传来了温热而湿润的触感。是泪。
晏昭沉默着,只是将对方抱得更紧了。
一时间,竞连她,也不知道要如何安慰。
况且,殷长钰心中的伤,也不是几句话便能愈合的。想到这儿,她暗自下了一个决定。
又过了一段时日,晏昭受命去江南查案,打算顺路看望晏诤与素未谋面的外祖父等人。
她给殷长钰去了信,想要带着他一同前去。总是闷在屋里,心头的烦闷便更难纾解,不如离开京城,去那些未曾去过的地方见见新人新事。
殷长钰自然是立刻应下了。
临别时,许辞容和沈净秋都来了城门口送行。“昭昭,你……"沈净秋看了眼殷长钰,却也说不出什么“恶毒”的话来。殷长钰如今面对的痛苦,与他曾经历的何其相像?他只能低声对晏昭道:“莫要与他太…亲近。”晏昭颇觉好笑地点了点头。
随后,许辞容也走上前,柔声道:“路上千万小心。江南气候与上京不同,你也要珍重身体。”
“好,"晏昭从他手里接过递来的食盒,笑着应声,“多谢灵佑。”自从袒露身份之后,许辞容便时常做些她爱吃的点心小菜,光明正大地送来晏府。如今这食盒里头,只怕也是他亲手做的糕点冷食。“与他们说那么多做什么……昭昭,快过来坐。”马车里传来了殷长钰的声音,前半句犹带着点阴沉,而说到后半句,话里便染上了笑意。
晏昭又与他们说了几句话,这才挥手告别。她进入车内,甫一坐下,腰上便攀来了一臂。“昭昭,"殷长钰贴过来,将脸凑到了她的面前,“我今日…如何?”纵使马车内有些昏暗,却也掩不住青年的容色绝艳。晏昭眨了眨眼,垂眸道:“姿容盛极,濯濯如新月。”听见心上人的夸赞,殷长钰自然是心情大好,也不再在意方才来送行的那两人了。
离了京城后,他更是肆无忌惮地与晏昭黏在一处,有片刻功夫不见对方,心里便会升起恐慌之意。
甚至连夜间入睡…也必须与晏昭在同一间屋子里。她数次发现,殷长钰半夜会突然惊醒,然后来床边查看她是否还在。在行至兰阳郡时,突遇一场大雪,他们一行人只能暂住在驿站。晨起时,晏昭坐在火堆旁烤着红薯,殷长钰醒来在屋内没看见她,便急急忙忙披了一件斗篷追了出来。
他大步走来,带起一阵雪尘,又忙不迭地扑向晏昭。“昭昭……
青年展臂将她搂入怀中,用鼻尖轻轻蹭着她的侧脸。像是这样便能填补他心中的空茫与无望。
倘若没有她,他真的……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晏昭对此早已习惯,只是八风不动地用手中的木棍戳着红薯,以此来判断是否可以吃了。
“喏,小心烫。"她戳起一根,将手中的木棍递给殷长钰。青年微微偏了下身子,懒倚着接过木棍。
晏昭继续翻动着火堆下的其他红薯,直到鼻尖嗅到了一股甜香。她转过头一看,发现自己脸侧便是一整根剥好皮的红薯。殷长钰举着木棍,面上带笑:“你先吃。”说着,他又将那红薯朝前举了举。
在晏昭的目光里,那被烫得有些泛红的指尖轻轻缩了一下。她伸手接过,笑着道:“多谢五郎。”
这驿站旁种的红薯异常香甜,晏昭裹紧了身上的斗篷,吃着甜糯的红薯,忽然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愉悦之感。
第二个烤熟的红薯则是进了殷长钰的肚子,他在一边轻轻吹着气,一边小囗吃着。
吃完后,他们就相偎着,看外头的细雪缓缓飘落。偶有几片吹入廊下,落在了两人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