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结束时,气氛前所未有的轻松,大家仿佛看到了项目成功的曙光,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场景2
新方案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执行层面的问题了。执行得好,项目就能顺利推进;执行得不好,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你们组愿意当试点吗?”陈风看着眼前几位骨干成员,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当然。”王涛第一个举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不服输的劲头。“反正我也看不惯他们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
“那就你们小组先上。”陈风点头,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我会让星源那边派两个技术人员配合你们,大家要相互协作,共同把试点工作做好。”
“没问题。”王涛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执行力,我们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星源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几个高层对这次合作仍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合作会带来风险,影响公司的利益。
“我觉得还是太冒险了。”一位主管皱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我们可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如果不试,永远不知道行不行。”那位名叫张浩的技术骨干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而且我已经亲自参与了试验,效果确实不错。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
“你倒是挺积极。”另一位主管冷笑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是不是被那边的人收买了?所以才这么卖力地为他们说话。”
张浩耸耸肩,他的表情十分淡定:“我只是个搞技术的,哪边能做出成果我就支持哪边。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项目成功。”
最后,星源方面经过一番讨论,决定派出几名中层干部与核心技术人员组成示范小组,与陈风团队并肩作战。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几天下来,试点小组的效率明显提升,原本预计一周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们三天就完成了大半。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和欣喜。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赵晨忍不住问王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很简单。”王涛指着操作台,开始详细地解释起来。“我们把流程拆解了一下,发现中间有两个步骤其实是可以并行的。这样一调整,时间就大大缩短了。”
“所以你们调整了顺序?”赵晨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恍然大悟的神情。
“没错。”王涛得意地笑了,他的笑容中充满了成就感。“而且星源那边的家伙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搞,只要一起干活,啥都能沟通。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让项目成功。”
“看来团队建设是真有用。”赵晨感慨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
“那是。”王涛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下次团建我还想爬跳台,这次我自己下去,可不能再让你们笑话我了。”
场景3
随着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整个合作进入了快车道。大家都在为项目的成功而努力着,然而,技术难题也随之而来。
“这组数据完全不对劲。”张浩盯着屏幕,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按照理论模型,异能波动应该稳定上升才对,但它却出现了间歇性衰减。这太奇怪了,完全不符合常理。”
“会不会是传感器有问题?”赵晨问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
“换了三套了,结果一样。”张浩摇头,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问题不在设备,肯定还有其他原因。”
“那就只能是能量本身的问题。”陈风走过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敏锐的洞察力。“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波动频率的变化?”
张浩调出图表仔细一看,脸色瞬间变了:“还真有点奇怪……这段波动频率和某种已知的能量形态很相似,但又不太一样。”
“哪种?”陈风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一种……”张浩顿了顿,语气变得谨慎起来。“一种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残留。这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出现在我们的项目中。”
空气瞬间安静了几秒,仿佛时间都凝固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是说……”赵晨瞪大了眼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好奇。
“不确定。”张浩摇头,他的表情十分严肃。“但我敢肯定,这背后有东西。我们必须深入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
陈风沉思片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他转身对赵晨说:“马上召集联合攻关小组,我们要重新梳理所有数据,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天晚上,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十几名技术专家围坐在电脑前,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专注和执着。他们逐条分析每一段异常波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这里!”一名星源的研究员突然指着屏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这段波形,和我们在某个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