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真的是......唉!”
王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瞪了赵序一眼,丧着脸转身就走。
“二叔......”陈荞满脸担忧的叫了他一声。
“没事了嫂嫂,你先回去,我一会儿就回来。”
赵序轻声安慰陈荞一句,跟在王三身后回到村子里。
王三家住村头,作为鞑子任命的税吏,经常能捞到点鞑子不要的粮食,也算是村子里一等一的体面人家。
不仅修了两进小院,家中还蓄养了一个丫鬟一个小厮和一头大驴。
赵序跟着他进了小院,大大咧咧的搬了根小马扎坐在院子里。
王三看着他就来气,骂骂咧咧的回到房间里取出字据。
又去耳房称了五斤白面,连同字据一块扔到赵序怀里。
然后挥手开始赶人:“看在你帮我浇了五十亩地的份上,以前的事情就一笔勾销,赶紧走,我现在看着你就来气。”
赵序慢条斯理的检查了一下字据,确定没有问题之后,随手将字据撕碎,提着五斤白面转身就走。
王三不想看见他,他还不想看见王三呢。
要不是他确实不占理,就凭王三敢打他嫂嫂的主意,他高低得想法子整一下王三。
但现在嘛,既然事情都已经一笔勾销......
他反倒不好继续计较下去。
王三眼睁睁看着赵序头也不回的走远,终于忍不住捶胸顿足,一屁股坐在地上,在院子里滚来滚去。
“天爷爷啊,造孽啊,几百个村子,那得赚多少钱啊,造孽啊啊啊啊~”
心痛,无法呼吸,是王三此刻最直观的感受。
院中的丫鬟和小厮被王三突如其来的发疯吓了一跳。
“大爷,你咋了,别吓我们!”
小厮慌张小跑着上前,准备搀扶王三。
但才刚刚靠近,就被王三一脚踹飞。
他捂着心口,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像是受到了世间最痛苦的折磨......
门外,赵序出了王三家小院,便迅速回到家中。
此刻,他家的小院里,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村民占据。
村民们或拿着木材,或拿着工具,由昨夜和赵序一块儿做水车的几个小伙伴组织起来,在院子里忙得热火朝天。
见赵序进门,陈荞赶忙迎上来,忧心忡忡地问道:“二叔,怎么样了,王三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事情都已经解决了。”
赵序摇摇头,将手中装着白面的袋子放到陈荞眼前晃了晃,笑道:“这是王三输给我的五斤白面,有劳嫂嫂拿去做了,分给大家一人吃点。”
确定王三没有为难赵序,陈荞顿时长舒口气。
但听赵序说要将白面分给大家一起吃,她的小脸又瞬间沉了下来。
她摇摇头,小声拒绝道:“白面精贵,你还在长身体,嫂嫂留着给你煮糊糊,家里还有些糠面,待会儿我给大家一人煮一碗就成。”
赵序闻言,不由心头一暖,也不再坚持。
如今家中就剩下他和陈荞相依为命,作为男人,他理应撑起这个家。
但如何操持这个家,他相信嫂嫂比他更有经验,毕竟男主外,女主内嘛!
将白面交给陈荞后,他转身加入了忙碌的队伍之中。
陈荞则像是做贼似的,将白面藏到衣服下,步履匆匆回到屋子里,将来之不易的五斤白面放到粮瓮的最下层。
想了想,又往上面盖了一层麸糠。
直到看不见白面的踪影,紧绷的小脸上这才重新露出了笑容。
白面这种东西,是真正的稀罕物,那就不是庄户人家能吃的。
要她煮给旁人吃,她可舍不得。
小叔眼看是个有本事的。
她一个寡妇,放在灾年就是个拖累,回娘家或是改嫁都不现实,还是得好好操持这个家。
把这个家操持好了,她的福气在后面。
若是能等到小叔娶妻生子,过继一个孩子给她,延续他大哥的香火,她这辈子也算是有倚靠了。
陈荞喜滋滋的想着,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门外。
见众人都陷入忙碌之中,没人看见她藏粮食的举动。
这才取来家里唯一的一个大陶锅,往陶锅里舀了满满两大碗麸糠。
想了想,可能觉得人多,两碗不够吃。
她又咬咬牙,一脸肉痛的往锅里再舀了半碗麸糠进去。
然后走到灶台边,用干草点着柴火,往陶锅里加满水,放到火上煮着。
等到锅里的糠粥咕嘟冒泡,便倒进一个巨大的木盆里,往里面加凉水不断搅拌。
几瓢凉水加进去,滚烫的浓粥就变成了温热的稀粥。
她将大盆端到门口,招呼道:“大家伙都歇一下,先喝点粥再忙吧。”
听见陈荞的招呼声,众人纷纷停下了手上的活计,朝着装粥的大盆靠近。
毛狗儿依旧是最先凑过来的。
他探出脑袋,在装满稀粥的盆上嗅嗅,随后咧嘴笑道:“还是赵大嫂嫂的手艺好,煮的粥香。”
有人夸赞,陈荞自然高兴,忍不住白了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