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点了下头,“那睡吧。”林秋然躺好,萧寻把灯吹了,吹过灯后,他换了衣裳,有悉悉簌簌的动静。屋里水还烧着,咕嘟咕嘟冒着泡,临睡前,林秋然问:“你何时回去?萧寻说道:“初一下午走,等月中我再回来一趟。”如果能赶上,他想看着孩子出世,但要是实在赶不上,萧寻也没办法。林秋然点了点头,她也不会非让萧寻留下等她生孩子。她觉多,很快就睡熟了。等她睡着之后,萧寻隔着棉被摸了摸她的肚子。次日就是大年三十,林秋然一大早就被鞭炮声吵醒,天还没亮,萧寻也没走,林秋然就又睡了过去,等她再醒,惊讶萧寻竞然还在。林秋然觉得,二人从陌生人变成了有点熟的陌生人。她换了新衣,还把昨天买的首饰选了些戴上。绒花、蝴蝶钗子,如意钗子,手腕上还带了莲花金镯子,珍珠耳铛也好看。戴好她对着镜子照了照,也不枉辛苦赚钱,虽然算不上换了个人,可比以前好看许多。从屋里出来,孙氏他们在忙活年夜饭,林冬又包了些馄饨。林秋然笑了下,孙氏道:“吃汤圆成不?”林秋然点点头,这是从外面买的,黑芝麻馅儿,馅儿甜皮糯,很是好吃。大年三十最是热闹,上午有人来萧家串门,食肆的伙计、还有于婶儿一家。盖因过年要吃团圆饭,就没留客人吃饭。于婶儿喜气洋洋的,因为大虎的亲事定下来了。林秋然在旁边听,于婶儿说是有个福气,性子老实的姑娘,聘礼就是按县城当风俗给的,家里条件比李家好,答应这门亲事是看重李家人踏实肯干。有些东西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小摊子很赚钱,几个月买宅子的钱就攒下来。开春定亲,等明年入秋成亲。趁着这几个月家里赚钱买宅子,嫁过来正好住新宅子。
于婶儿还给没出世的孩子做了两身小衣裳,用的是好料子,她是真心感激林秋然,自从加了热汤,摊子生意更好了。热汤的分成林秋然没要,所以从别还些人情。
这回带来的还有这些日子的分成,总共三两银子。林秋然收下了,“那我等着喝喜酒了。”
于婶儿高兴,和孙氏说了好一会儿话,还说卖烧饼的董小哥也定亲了,摊位走了几个,又来了几个,南街挺热闹的。酱饼摊子一直干到了昨天,初二就继续干活了,于婶儿不想错过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她干劲儿十足。若是有一天攒够钱了,兴许也和萧家一样开间小铺子。
送走于婶儿,孙氏脸上的笑还没下去,高高兴兴地去厨房烧饭。中午一家人就简单吃了些,晚上的年夜饭丰盛极了,也没怎么费事儿,鲍鱼红烧肉是做好了的,剁椒鱼头也有剁椒酱,林秋然做了松鼠鳜鱼,林冬做了厂道炒菜。
十道菜,有十全十美之意。
屋外鞭炮声烟花声不绝于耳,萧大石还放了两挂鞭炮,孙氏张罗着吃饭,“哎,快别放了,吃饭了!”
萧大石:“来了来了,多放点驱散年兽,一年都无病无灾。别人家放得多,咱们不能少了,不然年兽都赶咱们家门口了。”林秋然和萧寻从屋里出来,听到这话不禁一笑,还挺有道理的,“爹,吃完再放吧。”
家里烛灯明亮,一桌好菜让人食欲大开,等吃过饭依旧不见外面消停。孙氏喃喃道:“今儿得守岁,估计得放到子时去,杏花说这几天晚上都有灯会。”
以前住在村里,不会说过年这天等到天黑去街上看灯会,因为不好回家。她想一会儿去看看,可林秋然大着肚子不方便,这要出门了,孙氏怕她心里不好受。
林秋然道:“娘,你和爹去吧,顺便带林冬林夏去。”一年就这么一回,看林夏一直往外看,估计是想去,但俩人年纪小,让她们自己去,林秋然还不放心。
孙氏点点头,没到产期,萧寻在家,要不然她肯定是不会出门的。几人一走,更显着院子里静了。
偶尔院墙上头飘来几朵烟花,这个时代烟花没后世好看,可火树银花,也是平日不常见到的。
林秋然看了一会儿,就听萧寻道:“我们也出去看看吧。”林秋然:“可外面人太多了。”
她怕挤到肚子,不想大过年的出事。
萧寻道:“我们可以去食肆二楼。”
林秋然愣了一下,她怎么就没想到,食肆在街边,还能从后门过去。上二楼肯定比去街上看得更清楚,下面的灯尽收眼底,还不用跟别人挤。林秋然笑着点了点头,“好!”
大
长街之上,灯笼摇曳,街上的人嘴边不时呼出一坨白气,好多不怕冷在街边的摊位前驻足,手里还拿着小食。
有人盈盈笑着,有人打闹追逐,还有小孩骑在大人肩上,手里拿着小风车。一边走,风车就一边转。
林秋然倚着窗边,眼里全是笑意,果然这里风景好。早知道让孙氏他们也来这儿了,这会儿都不知他们去了哪儿。
她看着楼下,萧寻在看着她。
萧寻也不知为何,看林秋然笑,外面的声音通通听不见了。林秋然又看见舞狮的,她扯了扯萧寻袖子,“你快看!你说从上面看,狮子还挺小的,好像伸手就能摸到。”
林秋然试着摸了摸,她也没往下够,窗台足够高,更没弯腰,但是萧寻握住了她的手,“这是二楼。”
林秋然,“我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