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七十二章归来
孙氏知道知州比知县官还大,她又想起去年林秋然去驿站做菜,就是给他做的。
孙氏刚看见林秋然抱了汤圆过去,还跟赵大人说话了,急着问:“大人都说啥了。”
林秋然笑着道:“娘,赵大人说那个吃食可以做着卖,做成余安的特色。还说汤圆很好,日后要让我们送他去读书习武。娘,赵大人还说了,胥州还有京城的书院更好。”
孙氏眼睛一亮,脸上笑意止都止不住,“那得听赵大人的。”说不准以后家里还出个读书人,做官哩。
林秋然笑了笑,“嗯,不过汤圆还小,说这些早着呢,娘你先抱汤圆回去吧,他也该饿了。”
今儿出来有些久,该回去了。
林秋然想过,若是她提让汤圆以后去胥州读书,孙氏和萧大石没准儿觉得太远,余安也有私塾书院,这么小的孩子哪里用得着那么早就去别处读书。甚至都没想过让汤圆读书的事儿。
因为萧寻是没读过书的,生在萧家村长在萧家村,孙氏和萧大石估计没这种的意识,但赵进山是大官嘛,他说的话孙氏指定信。孙氏哎了几声,,把汤圆接了过来,“我这就回去。”林秋然把她们的饭给带上,孙氏林夏就抱着汤圆回家了。忙活一上午,他们也得吃饭,史掌柜忙着端菜端饭,“你们说,咱们食肆也是知州大人光顾过的了。”
赵兴道:“那可不,可是光宗耀祖。林娘子还和赵大人说话来着,哎,我也说了。”
史掌柜道:“那我还给上菜着呢。”
几人一边吃一边闲聊,市井百姓见到官员、尤其从外头来的觉得很新奇。是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但也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林秋然看着他们谈笑,自己心里也轻快,“好了好了,快吃吧,不然一会儿饭菜该凉了。”
吃过饭后赵兴陆凡给收拾了,史掌柜没走,他得盘上个月的账目,顺便和林秋然签了分成文书。
这些本来该昨儿弄的,但昨天工人过来,史掌柜带着他们看了遍食肆二楼的布置,还有一楼,也商量了,重新打上和二楼差不多的墙腰。桌椅就用原来的,但灯什么的都给换了,吊顶和地板也重新弄,跟二楼的颜色一样。而且外头装潢要大气一些,做成楼的样子,今天上午史掌柜还在忙这些,跟陀螺似的。
但从这月开始,忙食肆的事也是为了他自己,因为食肆赚得越多,他拿的钱就越多,史掌柜比林秋然还盼着隔壁早日装潢完,早点开业。他还催赵广才赶快找人,不然隔壁装好了,没厨子,林秋然三人也忙不过来呀。因为林秋然,他和赵广才关系愈发不错,两人年纪相仿,性子还投缘,信尔还约着一块儿出去喝酒。
赵广才当然也想快点,找到了他才能拿钱,可总得找到合适的才行。林秋然要十五六岁的女子,太小的不要,还得性子老实,最好以前会做过饭的,还是有点难找的。
伙计倒是不急,赵广才也没忙活这个。林秋然还想要个年纪小些的男子,这个也不好办。
穷乡僻壤有卖闺女的,可再穷的地方都把儿子当宝贝疙瘩,家里就算吃土都不会把儿子往外卖。除非是那些家境没落变卖为奴的,又或是奴籍生出来的孩子,自然还是奴籍,但这样的,一般都在大户人家做小斯。还要品性好,年岁不能太大,这一时半会儿还真挑不到合适的。一直等到初六,赵广才可算找到合适的了。初六上午,他给林秋然领来两个姑娘一个男子,都是十五六岁的样子,不似林冬林夏刚来时那么瘦弱,长得白净清秀。男子比赵兴高,也是长相端正。林秋然看他们站姿妥当,落落大方,好像从前被教过规矩。林秋然道:“这不是被家里卖出来的吧。”赵广才点了下头,这才说道:“这三个人是胥州人士,两个姑娘是幼时被卖,男子祖上还是官,后来出事入了奴籍。三人以前是胥州同知钱家的下人,钱同知因为贪墨被流三千里,府上的丫鬟小厮就和其他金银财宝一样尽数充公,审问盘查过后,就到我们这儿了。”
人到了官府,肯定不会花钱养着,再卖给牙行、富户,卖来的钱还是充公。林秋然皱了皱眉,她是头一回这么清楚地感受到,入了奴籍的人和商品是一样的。林冬林夏,更像是远房来的亲戚,过来干活帮忙的。赵广才没注意到林秋然神色,他早就习惯了,但是两个姑娘注意到了,她们以为林秋然不愿意买,心里还怕再被卖到别的地方去。钱家突然出事,曾经的主子被押入大牢带走,她们也不知被带到了什么地方,一路颠簸,和相熟的人分开,最后辗转来了余安。其中一个忍不住开口,“我会做菜,也能干活的!”赵广才道:“两个姑娘都是钱家厨房的帮工,好像钱家还分大厨房小厨房,都会做饭的。这个小厮还会赶车,是马车,不过你们家现在没马车,但以后有了肯定用得上。”
赵广才觉得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林秋然觉得怎么样。林秋然问了几句话,她先问的那小厮,“除了驾车,你还会做什么?”男子道:“我什么粗活都能干,采买跑腿劈柴倒水,我还能当沙包呢,能陪家里主子玩儿。”
林秋然又忍不住皱眉,她又问两个姑娘,“你们呢,除了做菜,还会什么?″
二人齐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