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八十四章
靖康元年终于要过去了,腊月廿五一大早,在空中飘了很久的乌云终于还是落下雪粒子来,寤寐窣窣的雪声瞬间惊醒这座警觉的寨子。赵端早已穿戴整齐,站在城墙上看着不远处沙洲的中潭城,肉眼可见,外围已经竖起了尖头的木桩,昨日有金兵想要悄悄来攻下这座小城,奈何被杨进发现,亲自带人打了回去,直把人追到北城门下,现在还有人在收拾外围的战利品。一一金军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所以役夫都会检查的很仔细。“金军动作越越多了。“赵世兴匆匆上了台阶,瞧着也是一晚上没睡,整个人憔悴得不行,“那烟灶,瞧着人数不止五千,是不是,是不是中路军打我们这里了?”
若是中路军来,那根本没什么好挣扎的,六万士兵一人一刀就能砍到这座外墙。
赵端目光看向黄河对岸那座隐约可见的北城,雾气朦胧,天色暗沉,那座城池便也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让人摸不清底细。“其实我还担心金军若是打不下我们这里,会派人绕过我们,从上游那边绕到我们背后。“赵世兴显然也是一个人想了很多,声音很低,但语调很是急促,“我还担心他们会从潼关那边入,先一步攻破洛阳,在前后夹击我们。”巡逻的郑建雄不知何时站在他们身边。
他是原先的河阳守将,之前怀州有危,就是他带了五百人前去支援,奈何紧赶慢赶也没赶上城破前,到时只看到宋军已经溃败,他们被金军盯上后,边打边退,这才勉强带了三百人回来。
“潼关那边倒是不急,洛阳城池新建,最后收紧在城内,虎牢关也在我们手中,只要汴京那边出兵救援,两边包围定能击退金军,不过我一直担心他们会不会绕我们后背。”
郑建雄原先是个西军,带着八千士兵勤王,奈何路上后勤供给不足,再加上朝廷调度混乱,他手中士兵锐减,到最后被要求镇守河阳时,只剩下两千士兵,但已经人心混乱,瞧着都要落地为寇了,幸好宗泽来到开封后,在修建这座连寨时给予他很大的支持,这才勉强在河阳站稳脚跟,但这一年消耗下来,手中的士兵只剩下一千出头了,怀州又折损了两百多,如今满千都满不了。赵端收回视线,笼了笼披风,思索片刻后问道:“你说他们想抓我的心心强不强烈?”
两人不敢回答。
赵端也没有为难他们继续说下去,反而岔开话题:“今日是廿五,我昨日让伙房那边做赤豆杂米粥,正好避避疫气,你们都赶紧去吃一碗吧。”“厨房那边还做了一些糖料,有白糖的,有桂花的。"李策笑说着,“早些去还能吃点好看的,免得吃得人多了,等会被弄得乱七八糟的。”赵世兴和郑建雄闻言便也不久留,齐齐离开。地下士兵们一边跺着脚,一边快步地走向吃饭的地方。马上就要过年了,伙食很丰盛,大家对于吃饭都很积极,寨子里还颇为应景地贴着几张红字,上面是宗颖亲自提笔写的′新正纳福',西北角楼新挂的绛纱灯在风雪中直摇晃,巡逻的更夫正瞧着梆子,五更的寅时脆响一慢四快,正吆喝着众人起来。
“这雪瞧着要下大了,公主还是进屋避避雪。"李策笑说着,“粥也该端过来了。”
赵端嗯了一声,却还是没有走。
李策撑着伞挡住冰冷的雪粒子,看着逐渐白茫茫的一切。赵端吐了一口气,雪白的雾气朦胧了她的眼睛,低声说道:“我们和汴京,断联系了。”
距离第一次河阳胜利已经七日了,在李贵迟迟没有回去的情况下,宗泽一定会再派人来,按理今日也该到了,可她从天黑等到天亮,还是没有信使来。她猜测,也许金兵的人数比她想象得还要多,可她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河阳守不住了。李策脸颊煞白,半响之后安慰道:“也许,也许是雪天路滑呢。”赵端没有说话,最后看看一眼东面的方向,然后转身离开。一一这个理由更坏了,说明宋军这点苦也吃不了。雪逐渐稠密起来,从最开始的雪粒子后来又成了柳絮一般大小,到现在也有了鹅毛翻飞的大小。
这些雪落在伞面上,密密匝匝地覆盖着,惑恋窣窣好似金玉破碎的声音。这场大雪然千疮百孔的城墙上留下一道道水痕,想必没多久,天地间便又是白茫茫的一片,让人恍惚觉得连对面的敌营都要消失了。这场躁动不安的大雪正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恶战盖上一条素净的殓布。赵端回了自己的院子,正看到周岚虔诚地点着清香,跪在蒲团上,朝着天际的方向高高举起,嘴里碎碎念着。
“周岚刚刚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玉皇和三清巡视诸天,定来年祸福的日子,所以要持斋、诵经、烧烛、拈香。"王大女解释着,“说今日是接玉帝的好日子,虽然现在人不在集禧观,但事情还是要做的。”“不知从哪里买来了很多松枝,叠起来两个人这么高呢,说要烧得高高的才能保佑明年见喜,还说要大晚上要点。“杨雯华笑着掀开帘子,“公主先进来吃饭吧,粥都要冷了。”
赵端收回视线,笑说着:“松枝不要点了,回头火焰翻滚,浓烟弥漫的,会引起士兵动乱的,以后再说吧,都这个时候了,玉帝也不至于这么小气。”杨雯华点头:“那我等会就和周内侍说。”腊月二十八的清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