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众所皆知,此次金军中路大军共计六万之众,此前为追捕公主、攻打洛阳,已分兵两万进攻河阳,另有三万兵力陈兵汴京外围以作威慑,剩余一万则扑向河阴与郑州,企图从中撕开缺口,实现对汴京、洛阳两京的合围。相较前两次南下,金军此次的战略明显更为审慎周全。一一他们计划突破河阳、攻克洛阳后,进而对汴京以西的整个战略轴线实施坚壁清野。
不得不说,金军的考量非常到位,他们对宋朝的虚实也洞察深刻,此时的洛阳兵力空虚、邓州却又储粮充足,而汝州、蔡州军备匮乏,若按此路线推进,不仅能一路包围汴京,还能得到粮食,最后能震慑整个北地,远比强行攻打汴京更为高效。
然而,这盘精心布局的棋局,却在第一步就落了空。一一河阳久攻不下!
河阳因为有公主赵端坐镇前线,身先士卒,麾下将士战力之强悍令人咋舌,在伤亡率已经达到惊人的过半时,依旧没有溃败的迹象,反而把金军那边打到人心惶惶,最后那个神奇的换家′操作,直接让金军狼狈逃窜,溃不成军。“刘汲作为主官,亲自为公主来送粮,如今遇险若不驰援,难免寒了前线将士的心。"吕好问语气坚决地说道。
“汝州和洛阳南面接壤,其下方正是我们如今的主要粮源地邓州,隔壁便是颖昌府。一旦颖昌失守,无异于堵住了开封的南门。"宗颖忧心忡忡地看着公主。
赵端冷静下来,沉声道:“我们眼下尚有多少可用之兵?”“吕公带来的两千,这批人目前无损,此前陆续驰援河阳的六千人,已折损四千余,现存能作战的满打满算两千五百人,陈淬离开时带走一千人,另有州、荥阳溃败的散兵中,可堪使用的约一千人……嗯,确实只有这些了,加起来有四千五百人。”
滕理宗对这些数据了然于胸,接着补充,“之前打败金兵和缴获北城后,一共找到八百副盔甲和三百多的兵器,半个月前送了一批东西取洛阳修补,昨日刚拿回来,一百三十副盔甲和一百多兵器,最近送去的,短时间内拿不回来。”赵端听得眉头紧皱:“拢共不足千副盔甲,以这样的装备守城还能挡一挡,若是要正面对抗金军骑兵,太过凶险了。”“一般来说,一万的军队中,能有三千人可以披甲,便已是朝廷倾力供养的主力精锐。“宗颖解释道,“毕竞全装甲一副费钱三万八千二百贯,可不便宜,再者,我们一开始都是纸甲和皮革呢,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盔甲,从金军手里抢回来很多了。”
“当初神宗为了彻底打败西夏,推行军器监改革,朝廷统一管理兵器制造,在元丰六年完成十万步人甲。"范之澜长叹一声,神色颓丧,“如今倒好,连十分之三的盔甲都凑不齐了。”
吕好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垂眸淡淡道:“这账,恐怕得问问宗泽了”宗颖一听,当即急声解释道:“吕公说的是南京内库的那一批东西吧。”“之前我爹任东京留守后在河北、陕西、京东、京西四路招募士兵,士兵是招来了,可军器、衲袄、旗帜这类物资却大多散失,当时皇宫内库储存的铠甲头盔数量很多,所以我爹就拿出来了,但这些东西都过于厚重庞大,普通士兵根本无法穿戴。把这些都改造成大、中、小三个等级的规格,棉衣让后方的人提供。”
说起这事,他也有些委屈:“若非有公主坐镇河阳震慑,后方哪里会听我们调遣?至于我们自己统制建造的军械,除了这些连珠砦,便是一些战车,这些可都是我们发动百姓督造的,用的也都是柳树这些东西。”“建炎初年,李纲为相时在应天府奏对时便提出这个问题,若非后面朝政事多,这些东西也该由官家调配了。"吕好问却不为所动,“可这些东西现在在哪呢?公主坐镇河阳,本该尽数送来才是。”屋内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皆屏息凝神,不敢妄动。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实操起来却诸多掣肘。宗颖只能咬牙说道:“这些东西最后也只拾掇出三万的盔甲和一万三千顶头盔,赵世兴原先带队的三千可都是全员满配的。”赵世兴闻言坐立难安,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欲言又止,又不敢开口。“杨进的队伍呢?"吕好问话锋一转。
杨进其实心里本就对军备分配颇有微词,私下抱怨过几次,但这不代表现在可以被人光明正大说出来啊,他完全没有被人撑腰的感觉,只觉得是被人挂起来示众烤火,只能红着脸躲到郑建雄身后装死。“可他们的披甲也有三成了,况且当初谁能料到河阳会遭遇如此猛烈的进攻?"宗颖不服辩解着。
吕好问阴阳怪气哼了一声:“依我看,就算知道了,也未必会有什么动静,他宗泽正稳坐汴京城呢。”
宗颖气得满脸通红,正要反驳,慕容尚宫见状轻轻戳了戳赵端的后背。赵端爪麻,欲言又止,偏不知如何开口。
几个小老头私下里互相不满是一回事,当众撕破脸又是另一回事。宗泽有宗泽的难处,手中收拢了不少士兵,都不是精兵就算了,盔甲武器都很缺,都要掐着手用。
可吕好问要求也并无不妥,对他而言,既然公主在这里,那肯定是要把最好的东西送来。
“如今各地作战,战事吃紧,有些事情反而要说开了才好。"慕容尚宫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