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做人要知恩图报哟
山坡地可不是那么好开的,看宋莺的雄心壮志在来了一次地里就被打消掉就知道这事有多难,能轻而易举说出这种话的都是从来不会干农活的人。正好齐二郎也是这种人,他也没把这个当成活儿而是当成一件好玩的事。齐家是马头村的正经农户,家里往前数几代都是一穷二白的泥腿子。就是现在,齐家也不富裕,齐二郎的兄弟姐妹包括父母和祖父母也是都要下地干活的。
但齐二郎不用,因为他大哥厉害,给家里挣了面子又经常寄钱回家挣了里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让弟弟多念书少干活。齐二郎没吃过苦也就不觉得有什么,还跟宋莺吹牛:“我在家也经常帮我娘种地。”
跟着他一起来,怕齐二郎让人套了麻袋的齐四郎和齐五郎就翻了个白眼,他每回走到田边上扯两根杂草就开始找虫子玩,压根就没废过多少力气。宋莺就让他专门去拔看起来又粗又深的野草根,自己还和唐俗在一边收酢浆草。
宋莺说:“咱们得弄快点,小姑他们还在碧水潭边上等着我们过去玩呢。”唐俗心里莺姐儿还是个需要自己照顾的孩子,小孩子怎么能去潭边玩呢,他就说:“要先回家跟你娘说,她同意了我才带你去。”唐氏会同意闺女去冒险吗?当然不可能,天气还是不够好,孩子在河边吹一阵冷风都让她担心。
宋莺睁眼说瞎话道:“不用说,我娘很疼我。”唐俗听了之后,只是默默地放慢了和扯酢浆草的速度。齐二郎在一边倒是很勤快,但他没干过这些活儿,不知道原来拔草是这么累的事,经常人都翻到地上了,那草还纹丝不动,他就只能小声地要求齐四郎和齐五郎教他,不然就要在莺妹妹面前出丑了嘛。齐四郎和齐五郎被他磨得没办法,只能寻了片比较锋利的扁石头教他。“要先把草周围的土挖送,看它的根是往哪边长的,像这根草它的根就是往右边长的,你就顺着往右挖。”
两人挖了一会儿,轻轻一拔,大草根就被拔了出来。齐二郎惊呆了,他没想到原来拔草也有这么多学问,于是兴致勃勃地接了过来,但,他力气不够大,拔了半天还是只在地上丢了寥寥几根草。吉祥都懒得把这些草丢到田外,因为没人种,今天拔了明天下一场雨还会长起来,他才不费这个事呢。
齐二郎却挖上了瘾,地鼠似的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地挖,就大部分时间都是顺着根用石头碰碰士拔不动就跳开了。
宋莺看得哈哈大笑,跟齐四郎道:“他还没学会呢,你们再多教几次,深哥哥很聪明,多教几次他就会了。”
齐四郎和齐五郎又不是傻子,两人本来是来找齐二郎玩的,结果被拉到宋家地里开荒,想想他们就觉得臊得慌。
齐四郎丢下石头往旁边一跳,不干了,齐五郎看看唐俗和宋莺不像是要套齐二郎麻袋的样子,也跟着跑了。
齐二郎也不在乎他们,他还觉得人多看着挺烦的呢,不过他也不为难自己开荒了,而是跑过去帮着宋莺摘酢浆草,十分殷勤地笑:“莺妹妹这个活儿轻松,我来帮你,你就站在旁边同我聊天就成啦。”宋莺就陪着他把田埂上一片酢浆草都拔了,才仁慈地从釜里舀了最后一点热汤过去。
底下也有一小块筒子骨,骨油已经化在汤里了,但齐二郎还是抱着碗快感动哭了。
宋莺对齐二郎已经不是那么讨厌了,同时也明白了一点为什么唐俗在学里被他欺负也不是很生气,一一齐二郎挺傻的,想要反击他很容易。宋莺看着捧着碗吃个不停的齐二郎,就问:“你为什么要争对我表哥啊。”齐二郎看了眼脸上看不出表情的唐俗,哼了一声。他听家里老人说过,马头村以前其实也是一户大姓的村,后来那个姓里有人犯了错得罪了衙门。
之后每年衙门找人服徭役就都选马头村的青壮年,十年下来村里就没什么男人了,衙门就又让其他姓氏迁进来,马头村这才成了杂姓。但大家迁进来之后才知道马头村青壮要服徭役的事流传得很广,一般除了村内通婚,村里的男人几乎没有能成亲的机会,所以村里人才对招村里姑娘喜欢的唐俗这么排斥。
齐二郎年纪还小,想不到成亲的事上,他本来就不喜欢唐俗,然后又通过观察发现大人很不赞同外村男人与本村姑娘交谈的行为,看唐俗那么招姑娘喜欢,他也就顺便一起更讨厌这个人了。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一齐二郎看了一眼唐俗,把莺姐儿拉到一边小声说:“更主要的是,他是没爹没娘是野孩子,野孩子都是坏东西。这种话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是很伤人的,谁愿意做孤儿呢?而且唐家收养了唐俗,如果一直有人提醒他他是收养的,以后他还会对唐老爹和季老姐好吗?
宋莺的脸色沉了下来,道:“谁告诉你的?”齐二郎扬一扬脑袋,道:“我听董小郎的祖母跟他说的,我们村里董家人懂的是最多的,钱也是最多的,董家祖母说的话还能有假吗?”但不知道为什么,席先生还是把唐俗收了下来。齐二郎分别拿这件事问过爹娘。
他爹说的是:“董家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跟着他们玩不会有害处。”他娘说的要多一些,道:“董老爷的后娘就是无父无母投靠到董家的孩子,听到有差不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