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5章
余国梁不敢跟家里人多说,但是和柳绵绵,他还是很愿意说的,包括自己前期做的工作,技术员提出的建议,还有测算的池塘、山地产量。“咱们这一片这种土质的山地还是挺多的,种庄稼是真不行,不然村里也不会一直不分给大家,任凭它空着了。往年就是撒点草籽,割点猪草,给大家养的猪啊羊啊的供点饲料。”
余国梁兴致勃勃说:“技术员告诉我,去年底南城农科所研究出了一种新型花生品种,南花9号,就是针对这种土质的。种子还没有大量上市,农科所那达也正想找一些地方试种,他答应了想办法帮我联系。”柳绵绵点头:“挺好的,如果试验结果不错,还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把隔壁小墩村的那一片也租下来。池塘也是,隔壁离得不远就是小墩村的池塘吧,干脆挖通了。”
余永诚”
老大花一百五包了村里的池塘和山地,他都已经愁得不行了,要么,老幺一回来,直接就奔着把小墩村也兼并过来去了。他赶忙泼凉水:“就村里这些能不能挣到钱还不知道呢,技术员是这么说,可技术员也没包过池塘没包过山地吧,那叫啥,对了,纸上谈兵,知不知道?!一年都不知道怎么样呢,三五年更不行,到时候亏了,全家把脖子系了也还不起。柳绵绵摇头:“这是万一没养起来没种起来,可万一种起来了呢,到时候其他人看你挣钱了,是不是得眼红,是不是也想竞争承办权,村委是不是也想提高提高承包金?那大哥冒这么大风险,不就帮别人作嫁衣裳了?”余永诚沉默了。
他一直想的都是做不起来亏钱,确实没想过,真能挣钱会不会有人来抢着承包的问题。
要真像那个技术员说的,一年少说能挣上千把块,那肯定多的是人抢啊!到时候老大费这么大的工夫、冒这么大的风险,瞠出来的路,要么得白白便宜了别人,要么就是要多交承包金。
半晌,余永诚叹了口气:“就算是咱们想,也没这么多钱啊!”柳绵绵笑了:“我有呀。”
余永诚愣了下,看了眼沈维舟,忙摇头:“不行不行,这是你大哥的事情,哪能要你的钱。"闺女婆家条件好,娘家人就更不能成天想着沾闺女的光,不然闺女在婆家也抬不起头。
柳绵绵:“我又不是白给他,我投资,不管是三年还是五年,和村委谈好以后,这笔钱我来出,利润分我三成就行。”想了想,柳绵绵又问:“大哥你是说咱们这儿这种山地很多是吧,等今年试种完了,收成好的话,明年估计乡里就会大批引进了?”余国梁恍恍惚惚地答:“应该是。”
他一下子还有点回不过神,一小时之前,他还因为承包池塘和山地,被家里人嫌弃,一小时之后,原本承包一年都不愿意的他爹,竞然已经开始考虑承包三年没钱的问题了?
这,这变化太快,他有点晕。
柳绵绵不知道他的想法,而是继续说:“花生产量扩大后,倒是可以办一个榨油坊,一开始可以做点来料加工的活儿,顺便还可以办个养殖厂,用油渣饼当饲料,等以后可以慢慢做自己的食用油品牌,办个食用油厂。”别看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把猪肉、猪油当宝贝,等到资本入局,猪油有碍健康的种种谣言,会彻底颠覆华国老百姓的观念,上辈子柳绵绵所在的华国,每年植物油的进口量都高达数百甚至上千万吨。余国梁”
余永诚”
俩人都是一副“我是谁,我在哪,我听到的是什么"的表情。他们不是在讨论承包鱼塘和山地的问题吗,所以老幺是觉得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完了,可以换个话题了?
就算换个话题好了,怎么就变成要开榨油坊、养殖场和食用油厂了?沈维云无脑吹:“大嫂,你懂的真多!照这么说,以后国梁大哥就能当厂长啦!”
王志远则是一脸羡慕地看着余国梁,说:“我战友转业回家乡包了一块山地养鸡,听说也挺挣钱的,不过他说,养猪更挣钱。”余国梁:“啊?”
不是,他没说要养猪啊!
他这养鱼种花生都忙不过来呢。
柳绵绵笑眯眯道:“那志远你办养殖厂养猪啊!你先考察考察,找地方学一学,等明后年,就来前进乡办个养猪场,正好让我哥的榨油厂给你供饲料。到时候让沈维舟投资你,他有钱。”
虽说柳绵绵是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但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这听着像是忽悠人的骗子,不过王志远可不觉得她是骗子。自从跟着柳绵绵挣到钱以后,柳绵绵在王志远的心目中,就跟行走的财神爷差不多,闻言顿时眉开眼笑:“真的啊,那挺好的。”余国梁”
不是,他哪有钱办榨油厂?!
柳绵绵把西瓜皮往泔水桶里一扔:“大哥,吃完了赶紧去找村委重新谈一谈承办年限的问题吧,承包时间长了,让他们把承包金再往下降一降。"说完就去厨房洗手去了。
余国梁:“啊?!”
倒是余永诚一拍大腿,说:“行,国梁你去谈!”他算是看出来了,老幺去了南城以后真是变得不一样了,说话做事,又有想法又有章法。而且,最关键的是,不管她说什么,女婿都没说一个不字,明显是支持她的。
虽说娘家人不能成天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