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折磨,姜雪怡是怎么也不能接受的。
可惜的是,她并不知道贺承泽出的是什么任务,只知道出任务的时间,更不知道他是因何而受伤。
最重要的是,就算她提醒了,贺承泽会听她的吗?只会觉得她杞人忧天吧。
姜雪怡思索了一阵,连赵小蕊跟她告别都没听到。直到小米“汪汪”叫了两声,她才反应过来,正好听见门外的脚步声,应该是贺承泽回来了。
贺承泽回到家,一脸兴奋地给姜雪怡展示手里的东西:“你瞧,这是啥?”姜雪怡定睛一看,是照片。
她也很高兴:“洗出来了?”
“嗯,刚取回来,新鲜热乎着呢。"贺承泽把手里的照片给她看。照片里,两人并肩而坐。
男人穿着军装,腰杆挺得笔直,嘴角微微上扬,意气风发。女人扎着单侧的麻花辫,一头乌发用一根红绳束起,端的是笑靥如花。黑白的照片,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姜雪怡用食指摩挲着照片,笑道:"照得真好看。”“嗯。“贺承泽扫了她肚子一眼,“等孩子出生了,咱们一家三口再照一张全家福。”
姜雪怡笑着应了:“好。"又道,“这照片放哪好?放书里夹着吧。”贺承泽:“那不行。”他得意地道,“我已经找人打了个木头相框,照片就放在里面,摆在门口的柜子上,别人来咱家做客,一眼就能瞧见。”有眼力的人,都能看出这是夫妻合照。
他还在对军医院的小护士说他俩是兄妹的事耿耿于怀呢。晚饭简单炒了两个菜,煮了一锅地瓜稀饭。两人对坐吃着饭,贺承泽注意到,姜雪怡经常走神,吃着吃着就不吃了。他好笑地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想什么呢?”姜雪怡回过神,心说,在想怎么能让你出任务不受伤,面上却道:“没事。”
她正想怎么开口呢,贺承泽突然说:“对了,有件事要跟你说,今年国庆,我可能不能陪你在家过了,隔壁蓝县已经连下了三天三夜的暴雨,上头让我们团待命,随时要去蓝县支援。”
原来贺承泽要出的任务就是这个,姜雪怡紧张地道:“你是说,蓝县可能发大水?”
贺承泽面色严峻地道:“现在是汛期,蓝县地势低,又处在江河下游,有这个可能。”
见姜雪怡神情紧张,他笑着安慰道:“只是说可能,未必会去。”姜雪怡心说,不是未必,是一定会去。
吃完饭,贺承泽去洗碗。
洗完碗,两人跟往常一样看起了书。
贺承泽的藏书很丰富,上到军事文化,下到杂书小记,甚至连四大名著他都有。
不过其中的不少书有火烧过缺页的痕迹,估计他弄到这些书也废了不少的功夫。
看书如此之杂,想来他也不是个听不进建议的人。姜雪怡用食指轻点书页,该怎样提醒他呢?她眼神流转:“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小故事。”贺承泽从书中抬起头来,饶有兴致地道:“你说。”“一四八五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的军队准备与里奇蒙德伯爵决一死战,这场战役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谁来统治英国。"姜雪怡道,“战前,铁匠在替理查三世的战马钉马掌的时候,因为少了一个铁钉,只替战马钉了一个马掌。”“当理查三世跨上战马准备率军冲向敌人的时候,突然马失前蹄,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士兵们见状纷纷转身逃跑,仗便败了。”贺承泽合上书,深以为然:“这个故事我也听过。“又道,“因为一个铁钉失去了整个国家,实在是让后人警醒。”
他是个三国迷,马上想到了大名鼎鼎的空城计。三国时期,曹魏大军攻打蜀国,诸葛亮深知自己兵力不足,便让下令让士兵们偃旗息鼓,大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左右各一持琴童子,城门内外,分别安排了二十多个士兵,扮成老百姓在那打扫。司马懿恐有伏兵,掉头便撤兵,诸葛亮躲过一劫。大开城门、弹琴、童子、百姓,可以说吓跑司马懿的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些精心安排的细节。
贺承泽感慨:“细节决定成败啊。”
姜雪怡点点头:“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又道,“你外出执行任务也是这样,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
她不知道贺承泽在蓝县到底经历了什么,只能提醒他,要再三注意。贺承泽捏了捏她的鼻子,笑道:“知道了,我保证,要是出任务了,一定会安全归来的。”
姜雪怡扯了扯嘴角,勉强笑笑,心里还是忍不住为他担心。该来的总是会来。
翌日,贺承泽从军营回来,神情略带严肃。姜雪怡心中已经猜到了,但还是问:“出了什么事吗?”贺承泽嘴巴抿成一条直线:“接到上头命令,蓝县决堤,发了大水,让我们团尽快去支援。”
姜雪怡忙不迭道:“什么时候走?”
贺承泽顿了顿:“马上。”
“知道了,我去替你收拾两套衣服。”
姜雪怡刚转身,就被贺承泽拉住了手:“不用,军营里有,我回来只是想和你告个别,警卫员已经在外面等着了。”说完这句话,两人突然安静下来。
姜雪怡开口打破沉默:“去多久回。”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