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东方既白,嘉靖唤来宫女,让袁梦换了一身道袍离开仁寿宫,他今天不想去御书房处理奏章,让侯公公将朝臣奏章搬来仁寿宫精舍批阅。
侯公公刚将一大摞奏章放下,嘉靖忽然出声:“这个范闲今日在做什么。”
准备退出精舍的侯公公闻言稍愣,紧接着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回话:“启禀陛下,自从司南伯让范闲到糖科司担任主事以来,每日按时打卯当差,政事处理得倒是井井有条。
往日常去户部当差的范闲,今日倒是没有去户部,听说今天靖王府举行诗会,范府长女范若若素来是京都闻名的才女,想来是拉着范闲参加诗会,好方便搏个才名。”
“参加诗会?”放下手中奏章,嘉靖心中来了兴趣。
他知道范闲跟自己一样,是转世投胎来到这里的华夏人,以前范闲在澹州抄写的那些诗文,不少都是华夏古代唐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的作品。
今年京都大火的《红楼梦》,想来也是范闲从他那个时代的华夏,抄写过来的作品。
今天靖王府这次诗会,倒刚好撞上了范闲的专长上面,别说范闲不懂诗词歌赋,他有记下来的唐宋时期诗词已经够了。
想到这里嘉靖忽然停下批阅手头奏章,抬头说道:“侯芳下去准备马车,静极思动,随朕去京都城中走动片刻。”
“诺!”
侯公公没有多问,以往陛下在皇宫待腻了,有时候也会到京都城中逛逛。
不同于远离京都,前往地方州郡的巡访,皇帝没事在京都游逛半天散散心,这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情。
皇宫总归就这么大点儿地方,作为宫廷来说是一国最大的园林,可是就算是再大的园林,人在里面待的时间长了总会腻。
有些国家的皇帝在国内还有多处行宫,为的就是没事散散心,见识一下不同风景。
庆国皇帝除了京都皇宫,再也没有别的行宫,已经算得上是勤勉廉政,皇帝偶尔去京都城里转一下,并不是多大的事情。
侯公公很快让太监备好马车,这次只是去京都城里闲转,就没有大张旗鼓准备皇帝仪仗,嘉靖仅是让侯公公当做管家赶车,自己换了一身宽松便袍,坐在马车里游览京都市井生活。
实话实说,嘉靖看到庆国京都市井难免有些失望,在他看来庆国作为这里的天下第一强国,堂堂京都应该是车马如龙,市井巷陌井井有条,一派繁华都城的景象。
不曾想庆国京都人虽然多,勉强算得上是人声鼎沸,只是京都环境稍差,街巷商贩无序摆摊,马粪马尿随处可见,没有专人沿街清扫,环境可谓是杂乱无章。
嘉靖轻叹一声,心中不免失望,庆国京都相较大明京城有不小差距。
不过想着他便也释然,按照庆帝的记忆,几十年前庆国还只是一个边陲小国。
当年的天下第一强国,真正在文治武功上碾压其它国家的,实际上是曾经的大魏国,也就是现在分裂后的北齐。
当年庆国主要仰仗叶轻眉出现,将庆国这个最尔小国,一步步扶持成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国。庆国现在实际上只是个暴发户,除了内库掌握超越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军队因此兵强马壮以外,在文治方面相较北齐还是差距很大。
嘉靖没有穿越过来以前,庆帝为了扭转庆国在文治方面的劣势,特意鼓励京都皇室子弟举办诗会,让庆国底层士子能借此博得名声,迈入仕途。
庆帝的这种扶持鼓励下,靖王府和太子东宫举办的诗会,一度成为庆国士子,梦想鱼跃龙门的登天长梯,让庆国崇尚文治的风气增长不少。
可是文风总归是个慢功夫,内库财富和军队武力,能通过短时间技术迅速提高,但庆国的整体士子文采,不是几十年能够提升上来的事情。
无论是庆国还是北齐,亦或者是天下其它大小诸侯国的士子们,现在皆尊奉北齐庄墨韩为天下文宗,庆国不过是空有武力和财富的暴发户。
当了一辈子皇帝,嘉靖深知财富和武力是立国根基,国家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潜移默化中能影响天下人对庆国的看法。
庆国要想一统天下,不仅要拥有冠绝天下的财富和武力,还要有让天下诸侯尊崇的文风才气,文化方面的征服和同化,才是国家一统天下的基础。
君不见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在文化和制度方面统一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只可惜秦国当年没有将这些做完,随后就二世而亡,等到后来汉朝建立,经历文景汉武以后,才正式将天下在全方位大一统。
嘉靖坐在马车中,想起之前庆帝鼓励庆国发展文化的策略,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文化和礼仪名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自己少年继位的时候,为了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不惜在大礼议之争上,跟朝廷众臣斗了好几年,为的就是确立自身合法性。
庆国发展文脉是一个道理,天下诸国的确是以武力为尊,不过在武力基础上,诸侯国们认可的天朝上国法统,还是曾经的大魏国,如今的北齐。
以后嘉靖要想一统天下,确立庆国在诸侯国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