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总算咳出来了!”
“裕哥儿没事了!奶奶在这儿!”
老夫人被人搀扶着挤进人群,看到孙儿恢复呼吸,眼泪当场掉了下来。
听到孩子哭声,舒窈心里松了口气。
她站在原地,目光落在裕哥儿身上。
见他虽然还在抽泣,但呼吸平稳,脸色逐渐恢复正常。
众人立即围了上去,把裕哥儿抱过去,七嘴八舌地哄他、安慰他。
舒窈则趁机退出了人群。
没有人注意到她手背上还残留着一点擦伤,那是刚才施救时不小心蹭到的。
大夫赶过来的时候,裕哥儿正趴在齐老夫人怀里抽噎。
他小脸通红,鼻尖湿漉漉的,一边抽气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怕”。
齐老夫人搂着他,不断轻声安抚。
她拍着裕哥儿的背,嘴里说着“不怕了,祖母在”。
大夫检查了一番,说了句没什么大碍,开了点镇定安神的药便走了。
随行的药童记下后,提着药箱退出大厅。
等到气氛平稳了些,齐老夫人便开口问:“刚刚是哪位救的裕哥儿?”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止住闲谈,将目光投向她。
仆妇们互相看看,谁也没答话。
倒是任夫人的婆婆有些模糊的记忆。
“好像是个穿绿裙子的丫头。”
她当时正坐在亭子里喝茶,眼角余光瞥见一抹绿色从身边掠过。
她年纪大了,眼神不太清楚,只记得那身影动作极快。
这位老夫人不认识舒窈,只好靠着那抹绿色来形容。
她扶了扶眼镜,又补充了一句。
“个子不高,跑得可快了。”
“绿裙-………”
楚夫人略微一愣。
她的女儿舒窈今日确实穿了条嫩绿色的裙子,配的是浅粉色绣花鞋。
这个颜色不算常见,府里其他年轻妇人大多偏爱红紫或靛蓝。
她心头一跳,开始怀疑刚才那个救人的人是不是自家儿媳。
该不会是自家阿窈吧?
她清楚舒窈平日表现痴傻,可有时候又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
前些日子她无意间看见舒窈在房里看书,书页翻得极快,字迹也写得工整。
她当时没戳破,只当是孩子偷偷学认字。
她什么时候懂得急救了?
楚夫人越想越觉得蹊跷。
救人可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行的,得知道怎么把人拉上来,怎么检查呼吸,怎么按压胸口。
这些可不是普通妇人会的东西。
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就是楚家的少夫人。”
一个丫鬟低声对身边人说:“我看见她冲过去的,衣服都溅湿了。”
另一个接话:“难怪刚才她不见了,原来是去救人了。”
“快,请楚少夫人过来吧。”
齐老夫人一听说救她孙子的是楚家媳妇,自然得好好道谢一番。
裕哥儿是她最疼爱的孙子,如今能平安无事,全靠那位少夫人出手及时。
这可是救命大恩!
不管那少夫人平日如何,今日之举已足以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等舒窈被带到大厅时,任夫人也刚醒过来,抱着儿子在流泪。
裕哥儿靠在她怀里,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襟,嘴里含糊地叫着“娘”。
任夫人一边轻拍儿子,一边抬头望向门口。
听说舒窈救了儿子,她连忙站起来,向舒窈拜谢。
“多亏了妹妹………”
她的膝盖刚弯下去,就被舒窈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舒窈傻笑两声,赶忙扶住她。
“阿窈也没做什么,就,就是想和弟弟玩……”
“对了,阿窈,你刚才怎么知道要那样救人的?”
“村子里弟吃鸡蛋卡住了,阿窈撞他肚子,就好”……”
舒窈努力想了个借口。
她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周围人的反应。
她说完后轻轻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卷着衣角。
“所以,你就去拍裕哥儿的肚子?”
谜底终于解开。
屋内的人纷纷恍然大悟,有人点头,有人低声议论。
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历历在目,所有人都吓得不轻。
此刻得知舒窈的举动并非莽撞。
而是有缘由的,心中的担忧也稍稍放下。
舒窈点点头。
“阿窈真能干!”
齐老夫人瞧她的目光愈发温和。
她坐在主位上,手里拄着拐杖,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
刚才她几乎吓得站不稳。
若非舒窈及时出手,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后怕。
但看着舒窈沉稳的样子,她心里反而踏实了许多。
“也是我们任家的大恩人。”
任老夫人就一个正牌孙子,疼爱得不得了。
她一直把裕哥儿视为任家未来的指望。
如今裕哥儿平安无事,她对舒窈自然感激不尽。
任夫人更是让裕哥儿跪下来给舒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