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干了,大坝摧毁就摧毁吧!”
这句话显然不是在场众人能够说出来的,他们的小方向不同,但大方向出奇的一致。
说出这话的是部落里的一个老奶奶,她满头白发,身形颤颤巍巍,是整个部落最年长的人,平时总是一脸慈祥,此时此刻却满是悲痛,高声说道:“回来吧,快回来吧!你们这些人才是部落的核心,你们在,部落就在,如果为了修这个破大坝,导致你们全部折在里面,那留下我们又有什么用?”
父一句高过一句,语气也更加悲痛,几乎称得上是祈求。
伏羲抬眸看向仓颉,挑了挑眉:“是你叫醒她的?”
说话的时候,手上的动作也没停。
“怎么可能?”仓颉厉声为自己反驳。
老奶奶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叹息说道:“和仓颉丫头没关系,是我心里突然不舒服,总觉得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什么主心骨,自己醒的。”
这么说着,她哽咽道:“应该是黄帝……不见了。我这个老婆子说的对不对?”
众人没有回答,闷声干自己的事。
风春张了张嘴,看看那个老奶奶殷切的眼神,转头和伏羲他们一起搬资源车上的东西。
“你们不要再干啦!”老奶奶无奈道,“不就是几块田吗?我们不要了!”
田地是很重要,但没有面前这些年轻人重要!
让一个世世代代都经历了打猎,以及被打猎家族养出来的女儿说出田地不重要,无异于让她主动抛弃了安稳的生活,可想而知这几个年轻人在她心中的地位。
然而,没有用。
她老了,视线局限在自己的思维里,她不知道如果大坝毁灭,洪水会吞没什么。
洪水可没有思想,不仅仅会吞没田地,还会吞没这里的部落。
炎帝叹息一声:“我之前就和轩辕说过,不要把部落安扎在河边,容易起洪……”
“现在他人都死了,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岐伯声音是从来没有过的冷凝。
风春听着他们的对话,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沉默的,固执的,又很强壮的当一个完美的搬运工。得育风兮妻前19年对她的栽培,她一直没有疏忽对自己的锻炼。
仅仅只是风春的她如此,大名女娲,另名风春的她同样也是如此。
她的身体素质要比岐伯还要好一点,毕竟后者钻研医学,还和神农氏这种走遍百山,尝阅百草不一样。风春有自己的工作。
老奶奶见劝说无果,跺了跺脚,颤颤巍巍的走到旁边的草屋,开始敲门,一家又一家的敲。她想让部落里其他青壮年起来帮忙。
只是现在天太晚了,按照华国现代时间来算,已经到了凌晨后半夜,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梦乡里。如果是以前的畜牧生活,稍微微弱的动静都会让他们惊醒,只可惜,他们已经步入了农耕时代,安心种地就能拥有安稳的生活,警戒性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忙碌了一天,现在正是好好休息的时候,根本听不见老奶奶的敲门声。
哪怕如此,她也仍然固执的一家一家的敲,不停的敲。
仓颉于心不忍,走上前挽住老奶奶的胳膊:“巫婆婆,可以了!你即便把他们都叫醒,风先生他们也不会允许小武他们去帮忙的!那太危险了。”
“你们也知道危险,那为什么还要去干?”老奶奶身形颤抖,气的眼泪横流,“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有主意,我这个老太太是管不了你们了!”
仓颉低下头,不敢对上老奶奶失望,严厉的眼神。
在轩辕氏之前,他们部落过的还是畜牧生活。
没有定居,也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经常出现人员损失。
别看仓颉年龄小,严格来算,她和黄帝可是实打实的一代人,也曾遭到过打猎生活的弊端,她的母亲就曾经在一场袭击中身亡。
她是被眼前的婆婆拉扯大的,或者严格来说,部落里的许多小孩都是被巫婆婆拉扯大的,眼前这个老奶奶对他们来说就如同亲生母亲一般。
仓颉平时在她面前,连话都不敢大声说,这么果断的忤逆她也是第一次。
“可是,这很有必要。”仓颉喃喃自语,突然抬头直勾勾的盯着巫婆婆的眼眸,“婆婆,你回去吧,我也要去干活了。”
巫婆婆眼眶含着泪,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半在她身边长大的孩子毅然决然的投入在那其中,还是想敲门,动作却顿住了。
正如仓颉所说,即便她真的把那些青年喊起来了又有什么用?
伏羲是这群队伍中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在轩辕氏离开后,更是顺滑的接替了领袖的位置,冷静又谨慎的发号命令,指挥着其他人开始维修大坝。
他的年纪比部落中的任何人都大,甚至包括她自己,在整个部落中的威望都很高,他不让那些青年过去,那些青年就一定不会过去。
老婆婆这么干也无济于事,只好放弃,站在一个棚子底下看着那些被她认为是部落希望的人才在河中来回走动。
如此汹涌的波涛仿佛直接拍在她的心上,看着她惊心胆战,风春和她的心情是一样的。
她再也顾不上什么现在不现在,未来不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