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只能被动在长城沿线设防,永远处于被袭扰的风险中;握住岭北,才能真正打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攻防困局,将战略防线推向更北的地方,为华夏腹地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可惜,洪武五年的北伐,大明精锐折损于岭北草原,徐达的中路军惨败,李文忠的东路军虽有小胜却元气大伤,此后朝廷再难组织大规模北伐,历史上便再无收复岭北的机会。
失去了这块屏障,蒙古残部得以喘息,屡屡南下袭扰,大明只能退守长城,耗费无数钱粮修筑防线,却始终摆脱不了北方边患的阴影,岭北也成了洪武朝乃至后世心中的一根刺。
现在这个时空的大明,因为朱高炽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他提出的海贸策略充实了国库,为北伐提供了充足的钱粮;他两次率军亲自出战,帮助明军在与元军的对抗中占据了优势;更重要的是,他精准预判了脱古思帖木儿的动向,最终成功生擒北元大汗,还打下了岭北这块战略要地。
这样用无数心血和牺牲换来的成果,当然没有白白舍弃的可能!
这不仅是对牺牲将士的告慰,更是大明打破北方困局的关键。
有了岭北,就能将防线北推千里,就能用贸易和威慑双管齐下驯服草原各部,就能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稳固的北疆。
朱高炽不会让历史重演,老朱更不会允许这块用银子和鲜血换来的土地,再从大明的版图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