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龙山下的拥军亭(1 / 4)

在滇省的东北地区,有一个没落的小县城。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曾是滇省四大古国之一的———句町古国。

史籍记载的句町古国,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

强盛时期的管辖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滇省大小。

她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设在这座没落的小城市———南广县。

句町古国,在新朝时期走向衰败,当时王莽欲贬句町王,而且将其弟杀害。

句町王不能服,起兵反抗,战争长达八年之久,未分胜负。

一代古国,就此落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只有贫穷和璀璨的壮族文化。

在距离县城四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壮族先民们供奉起来的神山———九龙神山。

如今,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还一直延续着这种活动。

传说,这座神山是由九条神龙陨落于此,化作九条河流。

故而得名,九龙神山。

有一个村庄,就坐落于这座神山脚下。

当春季来临,这里会绽放出满山的桃花。

寒冬来时,又是别一番风味,冬季的樱花会把整座山,包括山脚下的村庄,都染的粉粉美感。

这两个季节来临时,村庄都会变的极美,外加滇省极蓝的天气,好似日漫,画出来一样的。

村子被一条国道横穿而过,而村子正中央有一处空地。

大约,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在空地边上,有一个凉亭,凉亭上有块牌子——“拥军亭”

是政府,为了纪念村里,姓陆的军人世家而建。

拥军亭不大,却有不少村里的大妈、老奶奶,在此乘凉,编排闲话。

都2018年了,她们依旧穿着壮族传统服饰,头戴白色围巾。

老思想也依旧刻在她们的骨子里,难以抹去。

她们不会讲普通话,大多数人讲话,一半壮话夹着一半西南官腔。

识字的人就别提了,寥寥无几。

“听说了吗?前不久县里的大领导,又来陆家慰问了。

不仅带来很多礼品,还帮忙修缮了院子,修的可漂亮了。”

“早就知道了,据说还给了不少钱呢,真羡慕他们家,早知道,我也送我儿子去当兵了。”

“你送顶什么用,人家、家里当了三代的兵,肯定有不一样的待遇啊,你把儿子送进去,那可就没人给你打工,给你传宗接代了。”

“对对,而且当兵很苦的,你怎么舍得送孩子去。”

“诶,我听说又到了征兵的时间了,我看呐,他们家第四代的小辈们,怕是没人会去当兵咯。”

“是,我也觉得,他们家00年这一代的人一个比一个调皮,看着就不靠谱。”

聊到这,她们一个个的幸灾乐祸,就等着看这一出好戏。

陆家当了三代的兵,虽然没出过什么大将军。

可也是三代人都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军营里,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领导也时常会来慰问,惹得村里人又羡慕、又嫉妒。

眼看第四代的娃们都不成气候,她们的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要是陆家断了传承。

那不得,笑他们一辈子?

那不得,让一贯昂首挺胸的陆家长辈们,抬不起头来?

“诶诶,看,陆家小辈又出去干些什么不着调的事了。”

她们伸头探脑,从凉亭里看向不远处国道上的摩托车。

这种摩托车,在九龙山附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第二辆。

她们只知道,外形古怪的好看,据说比125摩托车跑的还要快。

那车好像叫什么春风、仿赛,听起来很高大上,反正她们听不懂。

只知道,陆家第四代里排行老三的陆显威,特别喜欢骑,骑的飞快,像风一样。

她们一致认为,这车也是政府送的。

没别的原因,就只是因为她们没见过,这种看着高大上的东西,陆家肯定舍不得买给孩子。

摩托车上,陆显威在前驾驶,陆永华在后手提渔具。

老妇人们,冲着他们笑:“你们这是要去那里哟。”

“听说前几天县里领导过来你们家慰问,给了多少钱呀。”

“陆家小子,你们今年去不去当兵。”

面对老妇人的嘴炮轰炸,陆显威只是微微笑着。

虽然不打算回应,可这样也算礼貌的了,没爆出口都很不错的了。

谁都听得出来,这些老妇人在酸唧唧歪的讽刺他们。

后座上的陆永华,可不惯着她们,张嘴就来:“我们去抓说胡话的鬼,抓来油锅里炸。”

“领导给了我们两百万,要不要分你们点?”

“哦,还有,我们去不去当兵不知道,听说,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去当兵。”

“到时候我帮你们把儿子给报名当兵上去,让他们不能出外省打工,也让他们不能养你们。”

“让你们好些年都不得见面,就让他们在部队里面吃着苦头,给你们尽孝好不好?”

陆家小辈排行老

最新小说: 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四合院:带着小妹致富,众禽气疯 重生78:老婆求我收容她姐姐 穿成绝嗣帝王唯一幼崽,被团宠了 乡村神医李大壮 精灵:我的御三家是芳缘三神 小乖宝能听兽语,捡个帅爸做团宠 带着拼夕夕穿古代,夫君是重生的 傅总,太太瞒着你生了个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