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皇朝。
方阳和觉有情婉拒了大夏皇后留下了吃顿便饭的邀请,便被带入了皇朝内部,走进了通往西漠的域门。“一鸣,你觉得把一琳和方阳撮合一下如何?”
“一琳乃是我大夏皇女,身份尊贵,如今虽修行佛法,但日后终归是要还俗的。”
“方阳为五域最顶尖的天骄,人品贵重,和你又是好友,要是能结下亲事,倒是一等一的良缘。”大夏皇后见方阳走进域门,消失不见后,思量着对夏一鸣如此说道,
“母后,这不太好吧?”
“一琳她现在还小,而且方兄身为摇光圣子,自有摇光圣女相配,况且听说青帝一脉的颜如玉,也和方兄有些关系。”
夏一鸣劝说自己母后道。
方阳是好兄弟不假,但再好的兄弟,也不能跟妹夫混为一谈啊。
“这有什么?”
“你父皇当年纳妾生子还少吗?我看你将来继任皇主后,也少不了什么三妻四妾。”
“但凡是个天骄,谁没有几个红颜知己,像姜太虚、向宇飞那样的痴情人反倒是少数。”
大夏皇后这般说道。
身为夏一琳的母亲,她自然愿意女儿日后,寻一个待其一心一意的如意夫君。
但越是优秀的天骄,身边的情缘越多,与其找一个平庸无能之人,反倒不如嫁给方阳这种知根知底的天骄更好。
以前,大夏皇后觉得女儿还小,但现在却是感觉正合适,等大夏皇主回来后,便商量一下此事。夏一鸣面对自家母后的人身攻击,暗想这太冤枉他了,如今他连个红颜知己都没有,洁身自好,怎么能拿未来不确定的可能来说事。
而且,自家妹妹就算不嫁人又能如何?
大夏皇朝家大业大,又不是养不起一个皇女,想不想嫁,想嫁给谁,随一琳心意就是了。
天地变换。
两人从一座域门中走出,眼前是一座座石塔,一尊尊石佛,这里便是夏一琳暂居修行的一处古寺,名为云峰寺。
至于西漠佛门的圣地,须弥山,则是在云峰寺东方一万三千里处,对于方阳和觉有情而言,并不是什么遥远的距离。
“两位道友,不知所来何事?”
一名老僧来到两人面前,见他们从专门和大夏皇朝连接的域门走出,于是上前询问道。
“我们借大夏皇朝域门一用,从中州来到西漠,如有惊扰还请道友勿怪。”
方阳仅是一眼,就看出了僧人的境界,乃是仙二大能,于是这般回应道。
这处域门的修建,由财大气粗的大夏皇朝负责,几乎可以说是专门供夏一琳使用,但域门毕竟是修建在云峰寺,他和觉有情,也算是不请自来。
“来者是客。”
“两位道友,如是交流佛法,老僧研读佛经近两千年,倒是略懂一二,不知可否有幸论道一番?”老僧说话姿态很低,是一位修行有成的出家人模样,但若是抠一下字眼,从两千年中就能听出,这位僧人辈分有多高,修持有多重。
“道友言重了,客随主便,岂敢不从?”
方阳并无意见。
云峰寺乃是西漠有名的寺庙之一,从这位老僧身上就可看出,拥有不逊色东荒一方大教的底蕴。不然大夏皇朝的夏一琳,贵为大夏皇主嫡女,也不会暂时在此寺落脚修行,参悟佛法。
觉有情自然也没意见。
她听闻过这位老僧的名号,乃是云峰寺上一代的住持,佛法精深,德高望重,并且为人品德高尚,经常弘扬佛,并非一心一意侍奉佛陀的隐修僧。
西漠常有朝圣者,前来云峰寺听其宣讲佛法。
方阳若是与其讨论佛法,当能领会佛门真意,说不定会自行归化佛门,成为阿弥陀佛后,再兴佛门的伟大佛子。
觉有情虽在方阳未受佛陀度化,反而度化传承腌字音的古佛后,将这种期望降到了最低,但也依然抱有一丝期待。
方阳对佛法领悟那么高深,若不是生具慧根,心向佛陀,她是不信的。
以西漠众寺庙高僧大能的佛法,来激发这位东尊的向佛之心,觉有情认为这或许是,自己此生所能做到的最大功德之事。
“阿弥陀佛!’
觉有情心中道了一声佛号,为自己的私心,寻求宽恕、化解罪孽。
云峰寺外。
老迈的牧民步履阑珊,一步一叩首,朝着心中的圣地而去。
他自认为对佛陀足够虔诚,自二十岁时,便离家踏上了朝圣之路,一路上遇到许多同道之人,得到过许多信众的祝福,终于在时隔一万三千九十五天的现在,抵达了距离须弥山仅有一万余里的云峰寺。听说这座佛寺内,有一位德高望重、精通佛法的高僧住持,不知能否有幸得见。
最多等上三日,他就要继续向须弥山朝圣而去,无法在这里多待。
“施主的运气很好。”
“明日有来自东荒的大修士,与老住持论道佛法,今晚在厢房中稍加歇息,明早天亮之时,便可前往大殿前观看。”
云峰寺的一位和尚,将这位老牧民带入一处厢房,为其端来食物和热水,然后还以神力为其梳理身体,消弭病患。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