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也使一回“神剑御雷真诀”,靠着他自己的努力,今日终于算是得偿所愿了。
三个蠡贼,也算死得其所。
啧,感受了下,三个蠡贼可比一千万头猪的猪血还有效果。
当然了,一千万头猪易得,三个灵元境的散修,却不好得。
太空。
距离发射第四十八小时十七分,飞船的主发动机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原本平稳的失重感被一股横向的推力扯动,像有人在舷窗外拽了把风筝线。
仪表盘上的“地月转移轨道”指示灯熄灭,取而代之的是“环月捕获”的绿色闪烁。
飞船闯进了月球的引力范围。
李为舟睁开眼时,正看见指令长迈克尔盯着舷窗,喉结滚了滚喃喃道:“瞧见没?那灰扑扑的球,就是月球了。”
舷窗外,地球的蓝色弧线已缩成枚指甲盖大小的釉彩,而另一侧,一颗布满坑洼的灰色星球正缓缓放大。它没有大气包裹,表面的纹路像被钝器反复砸过的金属,暗褐色的环形山边缘嵌着银白色的光斑,那是阳光直射在月尘上的反光,锋利得像没开刃的刀。
“轨道调整开始。”
副驾驶罗斯的声音带着点紧绷,手指在控制台飞快点动,道:“发动机持续点火一百二十秒,进入一百公里环月轨道。”
他们说话的语气像是在汇报,且都额外多看了李为舟一眼,似是善意的提醒。
李为舟目光在舷窗外,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格外的新鲜,向往。
飞船轻微震颤起来,比一级火箭分离时柔和得多,像被温水轻轻推了把。
李为舟指尖搭在舷窗玻璃上,能感觉到那股推力顺着舱体传来,比灵界御剑时的灵力流转更“硬”,没有丝毫灵动,却带着股机械的精准。
他忽然想起五行宗的大阵,阵眼转动时也有类似的“卡点”,只是眼前这堆凡铁,靠的不是灵力,是燃料与计算。
舱内的气氛松快了些。穿宇航服的宇航员们开始检查登月舱,那是挂在指令舱侧面的“小铁盒”,此刻正随着飞船一同绕月飞行,像只寄生的甲壳虫。
迈克尔拿着检查清单念:“生命维持系统正常,下降级推进剂余量 87%,着陆缓冲器锁定……”李为舟走过去看登月舱的实时画面,镜头里,月球表面的细节越来越清晰。
大片暗黑色的“月海”其实是凝固的玄武岩平原,像泼在灰色画布上的墨。而那些环形山,有的边缘锋利如刚炸出的弹坑,有的却被岁月磨成了浅碟,最深的那个中央还嵌着个小山峰,像块被砸凹的铁皮上鼓出的包。
“接下来的步骤呢?”
李为舟问道。
“等进入近月点。”
罗斯指了指屏幕上的轨道参数,道:“绕三圈,确认轨道稳定后,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我和乔治留守指令舱,迈克尔带两个人乘登月舱下去。”他顿了顿,看了眼没穿宇航服的李为舟,道:“您……真不穿舱外航天服?月面可是真空,温度能差 300多度。”
李为舟笑了笑,道了声:“无事。”
可惜,要是东大的飞船发射,他还能和船舱里的人多聊聊天。
可东大的登月飞船,是预计到二零三零年才发射,还有三年时间。
也不可能因为他想上月球,就提前发射,技术的发展进步,总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和老外的话,李为舟聊天的兴致着实不高。
尽管他也知道,这些科研人员不是政客,都还算单纯。
但莱纳德和谢尔顿那种有趣的人,只存在在电视里……
罗斯没再追问,这一路,他们早见识了这位“特殊乘客”的诡异。
绕到第三圈时,月球的晨昏线正好横过着陆区。
从舷窗看,明暗交界线像把锋利的刀,将月面劈成两半:向阳面的月尘亮得刺眼,背阴处的环形山阴影深不见底,连星光都透不进去。
迈克尔突然指着一处激动道:“看,那里就是冯·卡门撞击坑,咱们的着陆点。”
镜头拉近,能看到坑底的土壤泛着点浅蓝,那是嫦娥四号留下的痕迹。
而更远处,南极-艾特肯盆地的边缘像道巨大的伤疤,蜿蜒在月面,比灵界最深的裂谷还要狰狞。“分离准备!”
迈克尔的声音陡然严肃。
指令舱内响起机械锁扣的“咔哒”声,登月舱与母船的连接轴开始松动。透过舷窗,能看见那只“小铁盒”慢慢飘离,太阳能板像翅膀般展开,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
“登月舱自检正常,请求下降。”
迈克尔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
“允许下降。”
罗斯回应道。
接下来的画面,李为舟是从指令舱的监控里看到的:登月舱先以抛物线轨迹下降,发动机喷口喷出淡蓝色的火焰,像灵界修士御器时的尾光。
到距月面十五公里时,进入“动力下降段”,飞船开始减速,镜头里的月面从模糊的灰色,渐渐显露出碎石与尘埃,连地表的小坑洼都看得一清二楚。
最后一百米,登月舱悬停,像只被钉在半空的铁鸟,缓缓调整姿态,最终“噗”地一声落在月尘上,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