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47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

第147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2 / 3)

术之事,的确子虚乌有,甚至可笑至极,想必如今陛下已然知晓,可此番依旧给我等判了一个蒙蔽圣听的大罪下来。

这是陛下深感威严被触犯,于是借势压人而已。

在皇权与钦差的大势面前,法不过是一纸空文。

李显穆年少得志,锐气逼人,又背负着父辈的威名与陛下的期许,看他入朝以来行事,每事争先,接连创下功绩。

威望愈重。

实乃第一流的人物。

这等事功之人,最是喜欢轰轰烈烈的“功绩’。

而深陷妖术之事的江南在他眼中,便是祭旗的羔羊,立威的阶梯!”

不得不说,此人对李显穆的分析颇为有理有据,且言语中虽满是悲观,却仍旧有赞扬之意。“危言耸听!

江南乃国家财赋重地,朝廷根基所系,陛下岂会任由李显穆胡来!”

这等争论之声,从南京六部衙门森严的廨署,到各布政使司的厅堂,再到各府州县官廨,处处可闻。士林之中,议论更是汹涌如大潮。

整个江南官场,呈现出一种诡异而紧张的景象一一表面的平静之下,是剧烈沸腾、暗流汹涌的岩浆。每个人都急切地想要窥探即将到来的李显穆心中所想,预判他的刀锋将指向何方,各种声音交织碰撞,形成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网,笼罩着江南。

可当高挂着“江南巡抚李”的旗牌楼船真的停靠在长江边上时,整座江南都安静了下来!

长江浩荡,运河大开,千里烟波。

作为江南核心,大明二京之一,长江之上几乎每日皆是千帆竞渡之景。

往日漕粮如雨、人声鼎沸的南京码头,这一日被肃清了所有闲杂人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

以南京六部尚书、侍郎为首,应天府尹及所属官员次之,其后是江南诸省赶来的布政使等封疆大吏,再往后,则是江南地面上有头有脸、富甲一方的士绅名流,可以说,整个江南金字塔尖的人物,几乎尽数汇聚于此,屏息凝神,迎候那位决定着无数人命运的江南巡抚大驾。

“来了!看那旗号!”

不知是谁低呼一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江心。

只见运河入江口,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破浪而来。

当先开路的,是数艘朦鐘战舰,甲胄鲜明的军士持戈肃立,杀气凛然,紧随其后的,便是那艘最为瞩目的三层楼船,船身高大巍峨,雕梁画栋,行于江波之上,宛如一座移动的堡垒,一头蛰伏的巨兽,自有一股威压四方的磅礴气势。

船头桅杆之上,一面丈余高的杏黄大旗猎猎作响,上书五个遒劲大字:“江南巡抚李”!

“好大的气派!好重的威势!”码头之上,无数官员仰望着那越来越近的庞然大物,心中震撼,低声喟叹。

船队缓缓靠近,先行靠岸的是护卫船只。

可让人疑惑的是,船只靠岸后,却无人从船上走下,一众准备迎接钦差使团、早已翘首以盼的江南文武官员,顿时傻了眼。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楼船已然稳稳停靠,跳板放下,却迟迟不见江南巡抚李显穆的身影出现。

江南文武官员,无论品秩高低,皆顶着初夏已显炽烈的日头,垂手恭立,汗流浃背,体弱者已觉头昏眼花,腿脚酸软,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到了这时,谁还猜不到,这是那位江南巡抚故意为之。

与码头上的燥热焦灼截然不同,船舱之内一片清凉静谧。

李显穆身着簇新的绯色孔雀补子四品文官常服,腰束玉带,气定神闲地端坐在一张黄花梨木圈椅上,面前的红木小几上,一壶上好的雨前龙井正氤氲着袅袅清香。

修长的手指执着薄胎白瓷杯,细细品味着茶汤的甘醇与微涩,神情宁静。

外边码头上那黑压压一片的江南大员,恍若不过是些无关紧要之人罢了。

他身侧亦立着数人,有随行的朝廷官员,有纪纲死后投靠过来的锦衣卫千户,有他岳父张辅塞过来的武官。

总之,大多是自己人。

这些人个个屏息凝神,垂手肃立,舱内落针可闻,气氛凝重得恍若要滴出水来。

此番巡视江南的副使,几次偷偷抬眼望向窗外码头攒动的人头,又小心翼翼地觑着李显穆的脸色,嘴唇嗫嚅,欲言又止。

“李巡抚…”

他觉得这么晾着江南文武,实在是太得罪人了。

李显穆径自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良久,直到一杯茶将尽,李显穆才终于放下茶杯,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

“江南的文武官员,可都到齐了?”李显穆的声音不高,语调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恍若银瓶乍破,凝滞的空气被刺开。

船舱之内在瞬间重重呼出了一口气,气氛陡然热烈起来。

“回禀大使。”

副使连忙躬身,小心翼翼地回答,“南京六部堂官,礼部尚书已然三次遣人登船询问大人下船时辰,江南地面上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以及应天府、各府州主要官员,悉数已在码头恭候多时,态度…甚是恭谨谦卑。”

这话便有些夸张了,虽然

最新小说: 状元郎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法兰西之父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