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61章 滚滚长江

第161章 滚滚长江(1 / 2)

李显穆记得自己第一次听到这番言论时是颇为震惊的。

他问:“父亲,墨家的消亡正因为其组织太过于严密,墨家门徒只知道有巨子,而不知有君主。宋朝的庆历党人,甚至只不过是几个拥有相同政见的文人聚在一起变法,就被皇帝所忌惮贬黜。即便发展心学,等到日后兴盛后,也必然要主动让其分裂,就如同现在的理学一般,否则是皇帝必然不放心的。

而父亲要所建立的组织,堪称大逆不道了,又如何能存在于世呢?只怕提出这件事,便立刻要遭遇不测,死于非命了。”

李显穆的考虑可谓完备,可他永远都记得父亲回答他的那句话,“当你们严密的组织起来,就不再是散化的朝臣,而是足以政变的力量。

谁挡了你们的路,你们就去解决谁。

若是皇帝不愿意,就让他垂拱而治,只要大明有皇帝即可。”

文人常说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可那只是一种愿景的表达,从来没人真的想把权力从皇帝手里夺过来。那样做的人,大部分都成为了新的皇帝。

因为皇权是不容他人染指的!

父亲李祺之言,让李显穆震惊不已,若非他对李祺有绝对的信仰,怕是要怀疑人生了。

以前的李显穆不知道为何父亲如此有自信,可现在他知道了,皇帝再如何强势,也是个会生老病死的凡人,而李氏有永生的老祖宗相助,必将站在胜利的尽头!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养望,继而成为天下人心目的救世主,如同汉朝王莽篡位前一样。

无论襄助太子,亦或者现在他要江南诸文武同他一起发誓,都必然将大大增长他的声望,一个纯粹的为了天下社稷而行的圣人,还拥有光明的前途,必将让人趋之若鹜。

巡抚衙门明堂之中,气氛陷入了沉默中,李显穆冷冷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可是不愿意吗?这等向陛下大表忠心之事,竟……”

没等李显穆将后边的话说出来,众人连忙打断道:“抚台莫要误会,我等只是太震惊了,以前怎么就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等方法呢?”

李显穆收起沉着的脸,笑道:“我就知道诸位虽然有些小过,但还是我大明的忠臣,有对皇帝陛下的忠诚。”

众人七嘴八舌却皆肃然道:“身为国家大臣,自然忠诚于陛下。”

“忠诚好啊,那事不宜迟,本阁已然命人于长江之畔立了高台。”

“同去、同去。”

“真是辉煌幸事啊!”

“必将为天下所效仿。”

道道鼓噪之声响起,说不出到底是高兴还是苦中作乐,其实略一思索后,此事的确算是件好事,至少能让皇帝陛下将此番江南之事揭过,毕竟江南都是大大的忠臣。

南京就在长江之畔,远远望着高台,其实立地大约只有一米,倒是面积颇大,足以容纳今日所在的众人,一看这高台,众人便知道李显穆早有此意,因为这台子可不是一天能修出来的。

众人皆苦笑,难不成李显穆来江南之时,就已经准备好今日了?

甩掉脑海中的多余思绪,无论真相如何,自李显穆入江南以来,因为妖术之事、皇帝怀疑白莲教之事、哭庙之事,一件接着一件,他们都被牵着鼻子走,连有效的反抗都组织不起来,如今宣誓之事,相比较起来倒不算是什么了,就随他去吧,赶紧离开江南。

“抚台,不知这誓词。”

“诸位随本阁颂之即可。”

“听命也。”

李显穆一指长江之畔的巨石,对所有人朗声道:“今日之誓言,本阁将会让人刻在石碑上,以流传后世。”

刻碑记石以求功,这也是汉人的老传统了,往前有秦始皇到处刻碑,而后有著名的燕然勒石,甚至郑和下西洋也在锡兰刻了碑文,这块碑文还在后世被翻了出来,证明在明朝的时候,曾经有一支伟大的船队,来到了这里,播散文明和天朝的威仪!

这是一种神奇的言语,蕴涵着一种让人肃穆的力量。

当李显穆肃然着望向众人时,人群便渐渐安静下来,每个人脸上皆是肃然之景,这时也无人再去想其他事,皆静静地等待着。

非壮丽无以壮威!

非祭祀无以神圣!

如今江南几乎所有名望之人,皆在此地,站于高台之上,他们所面对的便是滚滚长江。

终日不息,奔流向大海,滔滔白浪拍在岸上,鱼虾在其中竞相踊跃,古来几千年,这条大江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亡,又见证了古来多少豪杰在其中跃马扬鞭的厮杀,亦或伟岸的辉煌。

触景总会生情。

几乎所有人脑海中都想起了李忠文公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他们算是英雄,想来是不算的,甚至他们只不过是英雄对立的狗熊,可有人是英雄,不止一人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最前面的李显穆。

眼中或带着复杂,或带着憧憬。

李显穆这样的人,足以称得上是英雄了,真是羡慕啊,高贵的出身,卓绝的天赋,以及未来注定会腾飞九天的前途。

当真,大丈夫当如是也啊!

背后的目光刺在李显穆背上,掩不住他

最新小说: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法兰西之父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