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69章 谁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银矿(第四更)

第169章 谁也不能阻止大明得到银矿(第四更)(1 / 2)

郑和送回的密信不长不短,内阁几人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后就明白皇帝为何会皱眉头了。

若日本态度非常嚣张,那天朝之威不可辱,当今陛下之威更不可辱,无非就是大兵征讨。

可日本的态度强硬归强硬,但只是压住一条“我们要闭国,不与外界来往”。

历来中原王朝,除了唐朝之外,和外藩的交往,都遵循朝贡自愿的原则,来了欢迎,不来也没什么,这是一种完全不带强制性质的行为。

唐朝则不同,他是真的建立了一套类似于如今北约的军事同盟制度,天可汗要调停各国间的矛盾,也有权随意征调各国军队。

但大明不是。

从朱元璋定下十五个不征之国就能看出来,大明的朝贡制度相当文明、保守,讲究的是,互不侵犯,各自管好自己的国家。

实话说,若非安南发生了弑杀国王事件,而后又杀了明朝使者,明朝是不会征讨安南的。

除了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外,对其他国家,能不动刀兵就不动,这是从洪武朝统一天下后,明朝的政治军事原则,所以宣德朝放弃安南才那么顺利。

“看完了,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陛下!”

在众人皆皱着眉头沉吟时,李显穆已经开口,众人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有了思绪,朱棣也惊奇的看过来,便听见李显穆斩钉截铁道:“微臣先不说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微臣认为陛下以及整个朝廷,先要明确对郑掌印出使日本寻找银矿之事的态度。

是可有可无,会因为日本国的拒绝态度而退却。

还是无论日本态度如何,都一定要找,甚至不惜爆发战争!

微臣先表态,没有任何人、组织、亦或国家,能够阻止我大明寻找银矿,大明社稷生死存亡的大事,微臣认为没有商量的余地!

日本不让查探?

不行。

石见银山必须去,海量白银矿必须找到。

日本不让开采?

不行。

即便那是他们的国土也不行,关乎我大明存亡之事的东西,就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

不给,那就打!

一直打到他们答应为止!

这就是臣的态度。”

殿中众人径直张大了嘴巴,就连朱棣都被李显穆这番完全不讲道理的霸道发言震惊住了。

“明达,这是不是有些太…”杨士奇迟疑道,其余众人也是同样的意思,这太不符合大明一贯思维了。李祺微微摇摇头,汉人以及儒家文化就是太讲文明,从上到下都这样,虽然有很多坏人、恶人,但不是主流,从“君无戏言”这句话就能看出,儒家有一整套国家间的法则。

这套法则自然是非常文明、非常有效,堪称超越时代的卓越精华。

但问题是外国人不和你玩这个,别说现在这个外国文化蛮荒时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大统领,上午说的话,下午就会收回,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和闹着玩一样。

若是中国的政治人物那么干,只需要三天就会失去一切威望,甚至失去权力。

更别提古代,这些蛮夷可谓毫无信义可言。

讲信义自然是好的,但被信义束缚住手脚就没必要了。

李显穆慨然道:“若燕云十六州不在我大明手中,这难道是能够容忍的事情吗?

自然不行,没有燕云十六州就是宋朝的下场,被北朝肆意蹂躏。

对大明这样的王朝而言,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会危及社稷,白银矿同样如此。

若每年都有千万两白银输入大明,若有一座储量丰富的白银矿握在朝廷手中,朝廷就能以极低的成本铸造货币,满足所有百姓的需求,而且能把宝钞那玩意彻底淘汰掉,想必陛下和诸位都知道铸造货币有多重要,宝钞又有多败坏社稷吧?

官员不满、士子不满、百姓不满,所有人都厌恶宝钞,可朝廷铸不起铜钱,只能用宝钞,若是有了白银,就不再有这样的担忧了!”

一字字、一句句的呐喊落在朱棣耳中,将他浑身热血都调动起来,猛的一拍桌案,殿中响起清脆一声响,“显穆说的对,有些事不能退让,白银矿必须掌握在大明手中,日本答应或是不答应,都不能让大明退让。”

做事先定调,先确认态度,接下来就好搞很多。

譬如打仗时,若是主战、主和吵起来那就全完蛋,先定下主战或者主和,后续推进就会非常快,无非是主战或者主和程度的差异。

其余阁臣愣神中,皇帝就已经彻底定下了调子,瞬间将他们脑海中的东西彻底创飞。

如果底线是发动战争的话,那计划就完全不同了。

“日本毕竟是个人口大国,大明跨海作战,势必损伤巨大,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

殿中陷入了片刻的安静沉默,皇帝朱棣以及众内阁阁臣都带着些无语的望向李显穆,说不惜战争的是你,现在说不打仗的也是你,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显穆则从容道:“陛下,《司马法》有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微臣说不惜战争是希望不要忘记最后的手段,我们绝不退让!

最新小说: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状元郎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法兰西之父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