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两分传承,一个是李显穆,一个就是略微改变后的朱棣!
郑欢虽然不明白这一切的根源,可他却知道了现在前进的方向,“明达之后准备怎么做,又需要我做什么?”
李显穆略一沉吟,而后眼中闪过一道厉色,沉声道:“既然陛下觉得现在的烈度不够大,那我们就狠狠的把这件事闹大。
现在礼部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可以向诸省的学道提督发文,让各府、县的耆老、官府都组织辩论宴。”郑欢一听先是一惊,这玩的也太大了,但很快就意识到了其中的妙处,“你的意思是,之后我们再从礼部中选人出巡各省,去拼判一下他们的成果?”
李显穆嘴角勾起一丝笑意,“正是如此,如此一来,既让天下躁动起来,又在控制之中,必然让陛下相当满意。”
郑欢想了想那番可能出现的场景,也忍不住笑起来,“我们还需要好好商议一下派出的人选,要有能力镇得住场子才行。”
从皇帝暗示心、理学激斗继续后,京城中大部分的目光都投到了礼部之中。
都想要知道李显穆怎么办。
王对王、将对将的战斗中,李显穆把胡英搞了下去,这的确是他厉害,可若是真的让理学和心学全面开战,双拳难敌四手,他不可能是对手!
去年他师兄王艮去了浙江,有李显穆之前打下的基础,这一年以来才算是堪堪控制住浙江局势,心学在浙江生根发芽,据说已经有颇多人投身入他门下。
但即便如此,也远远不够。
很明显,越往下比如说县里面,基本上全都是学理学的,那些宗族都是利用理学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心学根本就占不到便宜。
李显穆怎么能扭转这个局势呢?
很快他们就得知了礼部最新发往诸省学道的文书,而文书的内容让大多数人都是眼中茫然。“辩论宴?”
最多的声音就是深深的疑惑,“心学根本就不是理学的对手,搞这个难道不是自取其辱,给理学壮声势吗?”
“难道李显穆这是知道现实,将胡英搞下去后,想要低头和理学和解了?”
“其中必然有奇妙之处,绝对不可能是和理学低头,李显穆这个人心志比钢铁还要坚定。”很多就有人发现礼部又有大动作。
“据说礼部要往各省派出巡查学道专使,审查各省学道系统。”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初巡抚制度在大明官场造成了多么大的反响,如今礼部这件事就在京城官场造成了多大的冲击。很多人意味深长的说道:“原来这才是后手,辩论宴的确心学没机会,可若是派人下去盯着,那可就不一样了。”
许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所谓的临时差遣巡查学道专使,完全可以将之看作一个微型的巡抚制度。只不过之前的巡抚是通查一省的所有事务,权力大的离谱,而现在只在学道教育系统之中。“根本就不用猜,现在礼部左侍郎郑欢掌管礼部事务,再加上礼部右侍郎李显穆,他们两个人签署的政令,可以直接在礼部系统中通行,这些派出去的人,一定都是心学的中坚力量。”
有人疑惑反问道:“可这不是相当于作弊吗?难道他们还能强逼让心学获胜吗?这么做不是被天下人耻笑和攻讦吗?若是直接告到陛下这里,怕是郑欢和李显穆也吃不了兜着走吧。”
“怎么就算是作弊呢?又有谁说要强逼了。”户部尚书夏原吉笑道:“你现在非常饿,我手中有一只烧鸡和一块冷馍馍,我现在把烧鸡扔了,你只能吃冷馍馍,这是我逼你吃的吗?
你可以选择不吃,然后直接饿死,可你吃了,这就是你自己的选择。”
“卑职明白了,来自礼部的巡查,相当于考核,一旦不能让礼部的主官满意,那必然就是一个中下,往后五六年都不要想着晋升了,而怎么能够让礼部的主官满意呢?
那就要下面的揣摩了。”户部郎中恍然大悟,“李显穆让这些人下去,根本就不会给下面安排什么任务,不会非说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那样会落人口实。
但却能达成同样的目的。
因为学道官员的晋升,来自礼部的考评几乎是最重要的,若是他们让李显穆不满意,那李显穆只要在礼部一日,他们就难以晋升,甚至在之后的考察中,会因为履职不力而被黜落。”
户部郎中在进入户部前也在曾经在吏部任职,他太清楚这里面的操作空间了。
任何一个人,挑出好来是很容易的,挑错来也是很容易的。
在官员的考评中,有一套固定的话术,翻译成白话大概就是
对犯了错误的又想保住的人“惩前皆后,治病救人,我们要给犯错误的同志一个改正的机会。”对犯了错误不想保住的人“原则问题是绝不能姑息原谅的。”
对立功后想要提拔的人“有功不赏难以服人心啊,要立榜样的作用,要体现我们一贯的用人原则,提拔有才干的同志。”
对立功后不想提拔的人“还是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应该继续磨练一番,贸然放到更高的位置上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
对一直都平庸但想提拔的人一“一贯以来没有过错,是个踏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