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李显穆为正二品右都御史,巡抚山东,节制山东三司,三品以下先斩后奏,再命寿春侯等率三大营往山东平乱,亦受李显穆节制。
这一道旨意,就惊了京城三次。
第一次是李显穆晋升的正二品,竟然不是工部尚书,而是突然晋升为从未担任过的监察系统的右都御史。
六部尚书加左都御史,这七个正二品被称为“七卿”,再加上正三品的大理寺卿和正三品的通政使,是“九卿”,从品级上也能看得出来“七卿”的含金量高的多。
右都御史和左都御史同为都察院的长官,也都是正二品,但实际上是左都御史的佐贰官。
李显穆相当于升了半级,而不是一级,但考虑到他出京巡抚,那简直没有比右都御史更合适的本职了。第二惊则是山东发生了什么?竞然让皇帝直接把李显穆派过去,甚至带着先斩后奏的旨意,其中杀气腾腾,简直肉眼可见。
第三惊则是皇帝竟然把三大营调过去,还说要平乱,难不成山东有人造反不成?
若真有,难怪陛下如此惊怒,山东和直隶相邻,一路之上无险可守,当初元末时,红巾军刘福通占据山东,便震动元廷,让元廷调集了百万大军前来围剿他。
而今,震动的便是大明朝廷了!
英国公府。
张辅和李显穆翁婿二人正喝着茶,待茶过喉口,落在肚中,张辅才慢悠悠道:“陛下让你去山东是杀人的,你怎么想?”
李显穆冷声道:“那便杀一杀好了。”
“这一杀,你如今的名声就保不住了。”
“小婿哪有什么名声,有的只是一颗公心罢了。”
公心二字一出,张辅就知道李显穆决心有多大了,他略一沉吟,“那你要注意一下自身安危,小心那些人狗急跳墙,我从庄子上给你调些家丁,锦衣卫也多带着些,现在山东也乱,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万事要小心,婉儿和四个孩子都还等着你呢。”
得益于李祺的两件道具,在永乐十三年生了一对龙凤胎后,又完成了三年抱两的任务,系统中的嫡系子弟人数也到了4人。
李显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从张辅堂中出来后,便等着妻子张婉,此番恰好是陪她回家省亲。张婉带着孩子们从母亲房中出来,快步走到李显穆身边,低声问道:“父亲可派人跟着夫君?”李显穆点了点头,张婉轻轻呼出了口气,放松了些,“那妾身就放心了。”
自家男人要去做大事,身为将门虎女,她自然不会哭哭啼啼,只要多加准备,能平安回来就好。李显穆轻轻握住妻子的柔黄,一切尽在不言中。
当山东三司衙门知道皇帝已经知道了山东之事,并且派出了李显穆作为山东巡抚,还派出大军要来平乱时,简直尿都要吓出来了。
从永乐六年李显穆入仕途以来,到如今十年,他已经是货真价实的皇帝第一宠臣。
大明官场上公认的一件事,一旦皇帝派出李显穆,那就是极度不满,一定会有人遭殃。
最让人忧心的是,李显穆是收买不了的。
那些官场上常见的腐蚀手段,威逼利诱、金钱美色,对李显穆都没用。
当初在江南的时候,扬州瘦马、西湖船娘,各个角色,人家看都不看一眼,至于钱这种东西,他出身豪贵之家,更是没兴趣。
实际上他们都明白,李显穆以李忠文公为榜样,以圣人之道践行自己的理念,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入他的眼。
就在这种极度焦虑的氛围中,李显穆的车架还是按时到了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济南府,一众山东文武官员迎接钦差巡抚大驾。
这一次的李显穆和当初去江南又是不同,当初他本职很低,可这一次他本职右都御史已然是正二品,凌驾于整个山东布政使司所有官员之上,所以他坦然受了山东布政使司所有人行礼。
待众人起身后,李显穆几乎毫不掩饰自己的恶意,指着一众山东文武,对身侧的锦衣卫指挥使道:“劳烦指挥使,把三司之长都抓起来,立刻押送回京城。”
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三人闻言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李显穆一上来就抓人,纷纷急声道:“宪台,不知下官所犯何罪,竟然……”
宪台是对御史的尊称,也有称呼总宪的。
李显穆厉声道:“本官奉命巡抚山东,三品以上可直接押送进程,三品以下先斩后奏,尔等可是要抗旨不成?
你们有没有罪,本官不在乎,但山东变成如今之炼狱之景,尔等三人为长官,便难辞其咎,有什么冤屈到了诏狱之中再说吧。
带走!
若有胆敢阻拦者、若是胆敢违逆者,杀无赦!”
说罢身侧的锦衣卫已然蹭蹭抽出绣春刀,明晃晃的刀刃闪着锋芒,让人知道李显穆的杀无赦不是一句虚在众人愣神之中,锦衣卫已然上前将三人按住,甚至将早就准备好的枷锁往身上带去。
眼看李显穆竞然真的二话不说就抓人,三人也不再忍让,纷纷开口质问道:“李显穆!你怎么敢?我是二品的大臣,你怎么能无罪扣押我?
我一定要到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山东三巨头是真的懵,就算是锦衣卫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