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09章 孰轻孰重

第209章 孰轻孰重(2 / 2)

一人之声、百人之声,在奉天殿特意修建的大殿中,竟有百转千回的音回,犹如千万人之声也,犹如天上雷霆落下,阵阵响彻在殿中群臣耳中,带着无穷无尽的气势!

仿佛泰山崩毁般,无数山石滚石,轰鸣着涌向殿中群臣,方才从地上站起的刘观脸色煞白,好似排山倒海的气势向他涌来,让他只觉两股战战,站之不稳。

非壮丽无以重威,非恢弘无以成势!

齐声大作,总似浩瀚天意。

李显穆先前一个人在呼喊,此刻却像是无数个人一起在呼喊。

待喝彩的掌声停下,朱棣今日第二次从皇位上站起,只是这一次不曾走下来,他在上首踱着步,带着悠然的感叹。

“朕知道这些年,有人说朕太过于宠信显穆,朝廷每逢大事就让他出巡,几乎每一次都站在他这边,说朕对显穆偏听偏信。

可朕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皇帝,朕不是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傀儡。

朕有眼睛能看,有耳朵能听,朕知道谁是真的为了大明,谁又是真正的效忠于朕!

你们这些人平日里哪个心里没有些小九九,没有些自己的算计,朕是不在意,也不想计较,毕竞人生在世,这都是人之常情,只要这些算计不影响到大明,就算了。

可显穆不是这样,他对大明的一片赤诚之心,朕都看在眼里,甚至就连朕的儿子,赵王、汉王,甚至太子,都不如显穆更为秉公。

今日显穆说出这番话,你们想必都很震惊吧?

可朕一点都不意外,这就是朕心中显穆一直以来的样子。

所以每逢决断,朕都选择显穆的认可的选择,这是朕对显穆的信任。”

朱棣负手望着殿中群臣,“今日显穆提起改选文庙之事时,朕也有过片刻的犹疑,可很快朕就相信显穆不会无的放矢。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显穆说的很好,说到了朕的心里,让朕恍然大悟啊。

朕也想问问诸卿,儒门道统和我大明社稷,在诸卿心中,到底孰轻孰重?”

只一句话,奉天殿中的群臣便瞬间哗啦啦跪了一地。

这不是一个选择题。

而是生死题。

答案只有一个。

很多人已经有些懵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儒门道统和大明社稷竞然成了对立的选项,甚至他们还被迫在其中做出选择?

来不及思考,一道道声音皆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一“大明社稷!”

只有大明社稷!

唯有大明社稷!

奉天殿上,唯有朱棣一人站着,他负着手在沉思,今日的大朝会发生了许多事。

他望向李显穆,恰好李显穆也抬眼望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如同黑曜石。

“显穆,你起来,站在御前阶下。”

朱棣只将李显穆唤起来,李显穆连忙从地上起身,而后往御前阶下去,抬头望着皇帝。

奉天殿坐北朝南,太阳自东向南而来,有光洒进殿中,照在满殿跪伏的大臣身上,在跪伏的群臣之前,李显穆一人背对众人站着,抬阶而上,殿中最高处,皇帝坐在上首,俯视众生群臣。

“显穆,你想要改选文庙?又对当前文庙中的人选颇为不满?”

“回陛下,正是。”李显穆侃侃而谈道:“如今文庙所祭祀的所谓诸圣以及贤人,以孔子的学生为主。太上有言,圣人有三不朽,曰立德、曰立功、曰立言。

可这些孔子的学生,不曾有德行昭于史册,不曾有功绩昭于史册,不曾有圣言限于世上。

唯有论语中的一些言语,知晓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人。

唐朝的韩愈韩子、宋朝的范文正公以及臣的先父,皆是三不朽齐备的大儒,哪一个不值得名列四圣十哲?

哪一个又该落在这些人之后?

朝廷供奉祭祀这些人,是想要向天下读书人传达何等精神呢?

是想要让天下儒生效仿什么呢?”

最新小说: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状元郎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法兰西之父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