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277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

第277章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2 / 3)

带起一阵风。

他先是一怔,随即脸上的怒容瞬间消融,甚至漾起几分和煦:“安上,仁师,你们怎的来了?”来者正是崔氏这一代最出挑的子弟。

崔敦礼与崔仁师。

二人皆是朝中重臣,崔敦礼任中书舍人,是崔氏在朝堂上的顶梁柱。

崔仁师为右武卫录事参军,兼修梁、魏二史,以才学闻名。

崔敦礼上前一步,官袍上的金线在晨光里流淌,他拱手行礼,语气沉稳:“听闻叔祖要联络族人弹劾温禾,特来劝阻。”

“劝阻?”

博陵崔氏的老者眉头瞬间拧成疙瘩,玉杖重重顿在金砖上,杖头貔貅仿佛要扑噬而出。

“那竖子抓了你们兄弟,毁郑氏基业,辱我士族,难道不该弹劾?”

崔仁师连忙上前,声音温厚如春风:“叔祖息怒,温禾有陛下亲授的便宜之权,又牵扯北境冬衣之事,此刻弹劾他,便是与陛下作对,郑氏的例子就在眼前,我等岂能重蹈覆辙?”

他望着老者,语气凝重如铅。

“郑氏刚出事,我崔氏更应谨言慎行。

温禾锋芒正盛,与其硬碰,不如暂避其锋。”

博陵崔氏的老者目光“唰”地转向崔敦礼,声音沉沉如坠石:“安上也是此意?”

“非也。”

崔敦礼缓缓摇头。

博陵崔氏的老者顿时露出欣慰的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可这笑意还未抵达眼底,便被崔敦礼接下来的话冻成了冰。

“我博陵崔氏,不该与高阳县子、与陛下为敌。”

“混账,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博陵崔氏的老者浑身剧颤,难以置信地瞪着崔敦礼,花白的胡须气得直竖、

“我等乃是士族,千年传承,你的气节呢?你的傲骨呢!”

他颤抖的手指几乎要戳到崔敦礼脸上。

崔敦礼却依旧神情淡然,反问一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敢问叔祖,那郑氏的气节与傲骨,如今何在?”

堂内瞬间死寂,檀香的烟气仿佛都凝固了。

郑氏被百骑破门,一百多护院惨死。

如今郑允浩更是被关入大理寺中,而郑元瑶更是自身难保。

这件事情本就是清河崔氏提议的,可是他们如今却隐匿在身后,让博陵崔氏出头。

崔敦礼知道,这明明是叔祖利益熏心,真以为如今的五姓七望还和前朝一样吗?

“今朝非前朝,士族已是俎上之肉。”

崔敦礼负手而立,坦然迎上老者暴怒的目光,语气里没有半分退让。

“孩儿虽不过是区区中书舍人,却也知审时度势。”

一旁的崔仁师暗自捏了把汗,悄悄拉了拉崔敦礼的衣袖,示意他语气柔和些。

他太了解这位族弟了,外人皆称他君子,他也确实秉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信条。

先前族中要对付温禾,他便隐隐反对,后来双方讲和才作罢。

更遑论,前不久李瑗谋反时,崔敦礼被囚于幽州,若非百骑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这份救命之恩,让他对温禾本就多了几分善意。

如今族中要不顾体面地对付一个少年,他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崔仁师担心他这执拗性子会激化矛盾,才特意陪同前来。

没想到,还是被他猜中了。

“放肆!”

老者气得胸膛剧烈起伏,眼眸瞪得滚圆,握着拐杖的手都不住的颤抖起来。

“你的意思是,你不愿与崔氏共存亡?”

“崔氏尚未到存亡的地步。”

崔敦礼寸步不让,声音陡然转厉。

“然叔祖如此偏激,只会将崔氏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放肆,莫不是你做了这中书舍人,便以为老夫要让你三分!”

老者怒喝着,玉杖重重砸在地上。

崔敦礼却只是淡淡道:“叔祖可以不让,只是孩儿已去书博陵,在收到回信之前,叔祖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老者如遭雷击,瞬间哑然。

他虽是博陵崔氏在长安的代表,却终究要受制于博陵主家。

若是族中掌事不同意,他纵有天大的执念也无济于事。

甚至还很有可能将他从长安调离。

他望着崔敦礼挺拔的身影,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捂着胸口厉声喝道:“好啊……你很好,老夫真是小看你了!”

“不敢。”

崔敦礼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却无半分恭敬。

老者怒极,甩着袖子便要拂袖而去。

崔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连忙与崔敦礼一同躬身:“恭送叔祖。”

二人起身,看着他的背影,都不由松了口气。

崔仁师无奈的一笑,看向崔敦礼说道:“你这性子啊,难怪你能去做中书舍人,而为兄只能编史。”这话倒不是酸,而是真心实意的。

崔敦礼连忙说着不敢。

就在这时,入口处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小厮跌跌撞撞地冲进来,发髻散乱,气喘吁吁地跪倒在地:“启禀阿郎,方才有人从侧门传信,说是……说是百骑那边

最新小说: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状元郎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法兰西之父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