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287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287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1 / 3)

太极殿内。

满殿绯色官袍如潮水般铺开。

各级官员们按品级排班站立,衣料摩擦的慈窣声里,忽然冒出一抹刺眼的绿。

温禾缩在队伍末尾,那身从八品下的校书郎的青绿袍在周遭绯红中,格外的显眼。

他下意识往许敬宗身后缩了缩,借着对方宽厚的背挡住自己。

许敬宗今日穿了件崭新的绯红圆领袍,正昂首挺胸地站着,浑然不觉身后的少年正把他当挡箭牌。温禾眯眼打量着周遭,殿门就在身侧,他索性往门板上一靠,双手抱在胸前,闭目养神。

反正他这身高,在前头人挡着,便是偷懒不行礼,也未必有人察觉。

“啪!”

殿外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鞭响。

所有官员齐刷刷挺直腰杆,连呼吸都放轻了。

温禾眼皮跳了跳,刚想站直些,就听高月那标志性的高亢嗓音穿透殿门:“圣人驾临,众臣迎拜!”禁军侍卫们浑厚的复述声紧随其后,在宫道上层层叠叠地荡开:“圣人驾临。”

“臣等恭迎圣驾!”

“陛下圣安!”

满殿官员躬身行礼,衣袍下摆扫过金砖地,发出整齐的沙沙声。

温禾跟着弯了弯腰,眼角余光瞥见御阶上的明黄色身影。

李世民今日穿了件米黄色圆领袍,缓步走到龙椅前落座。。

“圣躬安。”

高月再次扬声,殿内随即响起一片附和。

李世民目光缓缓扫过殿内。

自从登基以来,今日的大朝议算是来得最齐的一次。

元日将近,先前派去安抚各地的臣子陆续回京,虽还有屈突通等老将未归,却已足够显出朝会的分量。只是殿内的气氛有些异样,压抑得像是在酝酿暴雨前的宁静。

温禾悄悄抬眼,视线在人群中溜了一圈。

五姓七望出身的官员们大多神色凝重,兵部侍郎卢承安站在靠前的位置,眉头紧锁,时不时往武将那边瞥一眼。

唯有博陵崔氏的崔敦礼还算镇定,站在文官队列里,手里捧着笏板,眼神平静。

不过他还是特意悄悄的朝着后头看了一眼,

当他看见缩在许敬宗身后、半眯着眼的温禾时,不禁失笑。

这少年竟敢在太极殿上偷懒?

而旁边守殿的禁军侍卫明明看见了,却装作浑然不觉,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少年,也太自在了吧。

今日可是他的主场。

不过这大殿之中,如此惬意的可远远不止温禾。

最前列的那几位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那几位,好像也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来。

就好像是完全不知道今日会发生什么似的。

但他们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郑氏父子被押入大理寺的事早已传遍长安,刘德威迟迟不宣判,明摆着是在等皇帝的意思。今日那些平日里懒得上朝的士族官员齐齐到场,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冲着郑元瑶来的。

就在所有人都屏息等着李世民开口时,他却忽然勾了勾嘴角,目光越过文官队列,投向武将那边:“右领军将军可回来了?”

“启禀陛下,臣在。”

薛万彻从武将班列中走出,抱拳行礼。

殿内众人先是一怔,随即纷纷释然。

武将回朝,皇帝按例先问候,原是情理之中。

李世民望着薛万彻,目光里带着几分关切,声音温和却清晰地传遍大殿:“河北那边安顿得如何了?”“回陛下,窦建德旧部谭通等已悉数归降,臣按陛下旨意,将其编入府兵,已带回长安。”薛万彻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如钟,字字砸在金砖地上,“只是沧州一带遭了大雪,其中二十五个统军府的府兵都缺少冬衣。”

殿内顿时起了阵小小的骚动。

河北道十三州总共才四十一个统军府,如今竟有大半府兵缺少冬衣,这可不是小事。

自从太上皇杀了窦建德,河北一带本就暗流涌动,若是再因冬衣之事激起兵变,后果不堪设想。更让人心头一紧的是“冬衣”二字。

这两个字如今在长安城里,简直像根绷紧的弦,谁碰谁心惊。

李世民闻言,长叹了一声,眉头紧锁,语气里满是自责:“冬衣啊……前番军饷贪墨,已让军中将士难以为继,如今又缺了这冬衣,是朕之过错啊。”

“臣等有罪!”

宇文士及第一个惊呼出声,因为出班的动作过于激烈,手里的朝笏都差点掉在地上。

紧接着,三省的大佬们齐刷刷出列,躬身叩拜,声音整齐划一:“臣等未能为陛下分忧,罪该万死!”君忧臣辱,君辱臣死。

满殿官员见状,也纷纷跟着出班请罪,黑压压一片垂头大拜。

“尧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李世民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带着几分沉痛。

“大唐初立,百废待兴,众卿与朕共勉才是。”

这话说得恳切,几乎就差说出要下罪己诏了。

那些个五姓七望,额头都快贴到地面,后背却已被冷汗浸湿。

他们这才回过味来。

陛下哪里是在安抚归将

最新小说: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法兰西之父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