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等人呆呆地听着山呼海啸的赞颂声,这怎么成了“天子大单于’了?
但此事已成定局,他就算心中有想法也只能压下,和一旁桑弘羊对视一眼,率先道:“臣等拜见天地所覆,天子大单于。”
丙吉等人也紧随其后,山呼道:“拜见天子大单于!”
而十余万将士更是喜笑颜开,震天的赞颂声几乎要震散天边的云朵. .. .…
刘询此时却前所未有的冷静,对于翁归靡给自己上“天子大单于’的尊号,虽然意外,但也明白他的小九九。
不过是以此想要约束自己而已,既然为诸国、诸部共尊“天子大单于’那么就不能随意征讨诸国,不但如此,若是诸国、诸部遇到困难或者危难,作为“天子大单于’就必须为其做主。
不然这个尊号就成了笑话。
不过,他却不甚在意。
本来统治草原就需要一个大家公认的名号,大汉天子之名不能体现这一点,如今有了“天子大单于’的尊号,那么将来即可名正言顺插手诸国国事。
而这些国家和部落也即将成为像大汉诸侯一般的诸侯国。
而如何防止器做大,孝武皇帝已然做了示范,“推恩令’可不只是针对汉家诸侯,这些国家和部落岂能幸免?
想到这里他坦然接受这个尊号,高声道:“诸位既然共尊朕为“天子大单于’,那么. ..”他环视一周,看向跪倒在地的且鞮侯单于,道:“且鞮侯何在!”
且鞮侯单于一愣,待反应过来连忙道:“臣在!”
“且鞮侯为昔日匈奴单于,今日归汉,当受封赏!”
“且鞮侯听封,朕以天子大单于之名封尔为列侯,封号归义,食邑三千户,赐万金,奴婢百人,食邑三千户,另赐长安敕建侯府一座,随侍朕侧!”
说完看着呆愣的且鞮侯笑道:“归义侯且可满意?”
“满意满意,臣拜谢陛下恩典!”
但随后有些犹豫道:“臣有一事请求陛下,还请陛下恩准!”
“但说无妨!”刘询微笑道。
“还请陛下赐姓,汉与匈奴俱为华夏族裔,但奈何匈奴入草原久矣,有诸多蛮夷之风,今日既已归汉,当恢复祖上姓氏,还请陛下成全!”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就连匈奴自己人都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家单于。
刘询闻言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霍光道:“大司马对匈奴先祖可有了解?若是改姓,当为何?”霍光看了眼且鞮侯,他没想到且鞮侯如此决绝,投降就投的如此干脆。
“启禀陛下,根据史书记载,匈奴为夏后氏苗裔,祖先可追溯到夏朝末代大王夏桀之子淳维。”“夏朝灭亡之后,淳维带领部将北逃至北方草原,与当地草原部落山戎、猃狁、荤粥等部族融合,遂有匈奴之名。”
“但年代久远,诸多姓氏早已消亡,臣只知道夏朝有十二氏族,为有扈氏、有男氏、斟鄏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
“其后多以费、辛、谭、司空、娄、楼、鲍、党、侯、窦为姓,我朝自建立以来姓、氏合流,臣以为从以上姓中取一即可!”
刘询闻言看向且鞮侯道:“你以为如何?”
但且鞮侯却有些发愣,没想到自己只是想改个姓,怎么还发掘出了自家祖先的来历?
“这 ...要不陛下为臣选一个?臣一时之间也不知选什么好!”且鞮侯红着脸道。
刘胥哈哈一笑,这且鞮侯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这一刻也就当是真的了。
“那就窦姓吧,窦姓为我大汉大姓,也不算辱没了你!”
且鞮侯大喜,连忙拜谢道:“多谢陛下,另外烦请陛下为臣取个汉名,也好融入大汉。”
刘询沉吟片刻道:“就叫窦庆吧!”
“窦庆,窦庆!”
且鞮侯咀嚼几遍后大喜道:“多谢陛下!”
“嗯,你且坐在一旁,既然你成为我大汉归义侯,当坐此位!”随后就有人都带领他去了列侯那一边,而恰巧就在韩增一旁。
这可把韩增难受的不行,怎么这老小子还和自己坐一桌了?
刘询可不管这些,看向右贤王屠耆堂道:“右贤王屠耆堂深明大义,率十余万众归汉,不使将士刀兵相向,功莫大焉。”
“屠耆堂听封!”
“臣,屠耆堂听封!”
“朕以天子大单于之名封你为顺义侯,赐万金,奴婢百人,食邑千户,另赐长安敕建侯府一座,随侍朕侧!”
“臣谢陛下恩典,还请陛下为臣赐名,臣选费为姓!”
刘询微微一笑,有了前车之鉴,这些人也有榜样,于是道:“那就叫费义吧,顺义侯深明大义,避免了一场大战,义之一字当之无愧!”
“臣,费义多谢陛下!”
费义退下,刘询继续册封,只是封了两位列侯之后其他人的封赏就差多了。
最后也就是被赵充国俘虏的左谷蠡王,因为其虽然被常惠和乌孙所败,但却带领万余将士归降,于是他也不曾苛待,直接封其为关内侯。
最后像众多匈奴贵族他可没客气,选出死硬分子单独关押,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