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道,蜀郡。
安守忠带着大军进驻德阳郡雒县,他派遣宦官鱼朝恩回来成都劝降。
李亨在成都行宫中召集文武百官,他脸色苍白眼窝深陷,连日来的焦虑和惊惧已让他形销骨立,大臣们个个眉头紧锁,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鱼朝恩害怕让李亨知道是自己逼反李怀光和韩游环,他只能把屎盆子扣在郭子仪的身上,声嘶力竭哭诉道:“陛下,剑门失守,非战之罪,乃是因为郭子仪早已暗中降贼。”
“是他无旨擅离剑门关,是他把大军尽数调往阆中郡,是他暗中传令李怀光献关,是他勾结安守忠里应外合,郭子仪才是这场大败的罪魁祸首。”
“现如今安守忠亲率十万精兵正往成都杀来,这一切都是奴婢亲眼所见,这是奴婢拼死从普安郡逃出带回的情报!”
鱼朝恩字字泣血声声控诉,完全把脏水泼向远在阆中郡血战的郭子仪。
虽然安守忠命令鱼朝恩前来成都劝降,但是他不会傻到直言相劝,只需要把脏水泼向郭子仪,再对安守忠大军兵力稍微夸大其词,那么自然会有大臣去做这件事情。
面对鱼朝恩这般指控,李亨气得怒火中烧,他实在没想到郭子仪竟然叛唐降夏。
还没等着李亨开口说话。
李泌一步跨出指着鱼朝恩厉声斥道:“鱼内侍,你可莫要血口喷人!郭将军忠义无双,天下皆知!他若想反何须等到今日?”
鱼朝恩被李泌的怒斥吓得一哆嗦,但随即涌上的是更疯狂的狠劲,他匍匐在地连续磕头哭诉道:“陛下,陛下明鉴啊!奴婢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李亨看着鱼朝恩那绝望凄厉的哭嚎,混杂着额头撞击地上的闷响和刺目的鲜血,他明显相信郭子仪叛唐降夏。
李泌始终不相信郭子仪会背叛投敌,他苦口婆心劝谏道:“陛下,前线战况不明,仅凭鱼朝恩一面之词…”
“住囗!!!”
李亨已经气得怒火中烧,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砚台一阵乱跳,双目赤红怒吼道:“这剑门关是郭子仪在驻守,然而安守忠却是从剑门关方向而来,这难道还不是证据确凿吗?”
李亨的雷霆之怒瞬间压下声音,李泌看着御座上那因猜忌和恐惧而扭曲的面容,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心底升起。
鱼朝恩心中狂喜,他重重叩首劝谏道:“陛下,郭贼此刻恐怕已与安守忠会合,合兵杀奔成都而来,还望陛下速速决断,迟则危矣!!!”
李亨一想到自己竞会成为亡国之君,他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支撑着身体的那口气瞬间泄去,两眼一抹黑昏倒在御座上,口中喷出的鲜血溅落在御榻前。
“陛下!!!”
“快!御医!快传御医!!!”
文武百官瞬间炸开了锅,尖叫声、哭喊声、碰撞声响成一片,内侍、宫女、近臣惊恐万状扑向御榻。宦官李辅国离得最近,他赶快上前扶起李亨瘫软的身体。
在一片混乱的哭喊声中,文武百官彻底陷入巨大的恐慌和绝望的漩涡。
“郭子仪……真的反了?”
裴冕浑身颤抖老泪纵横,他手中的玉笏掉在地上,痛哭流涕哀嚎道:天……天亡大唐……”原本还强作镇定的官员们,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死灰般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茫然无措,窃窃私语越来越多,汇聚成一片绝望的嗡嗡声。
“这下真是完蛋了,剑门失守,子仪降贼,我等皆要死无葬身之地矣!”
“叛军突破剑门关,蜀中再也无险可守,成都危在旦夕!”
“我看还是降了吧,再打下去也是血肉捐于草野!”
“是啊,陛下都气晕过去了,大唐朝廷还有指望吗?”
“郭子仪反了,谁还能救我们?”
文武百官的投降念头疯狂滋生,许多官员的眼神开始游移,目光躲闪扫过同僚,扫过那混乱的御榻方向,紧接着又扫向殿外,似乎在寻找一条可能的生路。
有人下意识开始整理凌乱官袍,仿佛是在为迎接新的皇帝而做准备,行宫中弥漫着树倒猢狲散的悲凉气息。
“肃静!!!”
宰相张镐对着骚动的人群发出怒吼,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雷霆之威:“陛下尚在,太上皇也在!尔等身为朝廷命官,岂可自乱阵脚,妄言降字!再敢惑乱人心者,立斩不赦!”
虽然张镐暂时压下最露骨的投降言论,但是殿内恐慌并未消散,只是变得更加压抑,好似即将爆发的火山。
御医们围着御榻施救,掐人中,灌参汤,忙乱不堪,然而李亨依旧昏迷不醒,这让众人更加心怀鬼胎。宦官李辅国赶紧命人抬着李亨回到后殿,他立刻把张皇后请出来主持大局。
张皇后惶恐之下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她掩面而泣大声哭道:“如今陛下晕厥不醒,而兵灾祸难已至,众卿有谁能挡住叛军脚步?”
大唐朝廷的文武百官早已拿不出半点对策,就连李泌也是无计可施,毕竞整个成都仅有一万人马,而这其中还有五千禁军,这点兵力根本打不退安守忠。
张镐见到没人出来统兵征战,他主动请缨说道:“启禀皇后,微臣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