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了十四救我,我觉得那些人是冲着我来的,希望不是我的错觉。”
胤祺知道自己在福州做事难免激进一些,那些地头蛇仗着他们的权势跟他过不去,他这一个月肯定也得罪了一些人。到底是那些人想杀他还是远在京城的人想杀他,如今皇阿玛越来越年迈,身子也越来越不好,那些人是迫不及待想动手了。他若是死在福州,那皇阿玛可能也追究不到那些人的责任,毕竞他是在福州出事的,把他的死推到福州这些人身上即可,查不到他们。不得不说京城那些人挑了好时机,他们一次刺杀不成功,恐怕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他还在福州还在福建这边,他们肯定会再次行动。此次是胤褪救了他,下一次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过了几日,伊林泰过来回禀,说是问出点什么,那些人是为银两铤而走险,有些人是收了银子办事,但有些人似乎从京城那边过来的。能够知道他的行踪,必定有内应,随行的人当中肯定有叛徒,胤褀知道肯定是京城那些人干的,想要取他性命。
胤祺皱眉,让伊林泰再细查。
胤褪养伤这十几日,胤祺还是会出门办事,不过他小心谨慎许多,不会像之前那样大张旗鼓,让别人知道他的行踪,有时候他会使用障眼法,也为了能抓出叛徒。
当“他”遇到第二次刺杀时,他就更加确定是京城那帮人想杀他,他让人假冒他,成功引来第二次刺杀,也顺利抓到叛徒。等伊林泰审问完后,那人不肯说实话,他就让人处死了,他也不需要他吐出实话了,他已经知道幕后凶手是谁。
两个月后,胤祺离开福州,回去的路上同样兵分两条路,走土路随行的人多一些,走水路随行的人少一些。
胤祺选择的是水路,但只有亲信知道,果不其然,走土路的那些人遇到第三次刺杀。
“四哥,是不是八哥他们做的?"胤题问他。胤祺点头:“老八他们果然耐不住了。”
“八哥他们也太大胆,就不怕我们告诉皇阿玛吗?”“他们觉得我们拿不出实质的证据,只要推到福州这些大户身上即可,他们有恃无恐。”
“那四哥会告诉皇阿玛吗?”
胤祺轻笑,他肯定要告诉皇阿玛,只是他不会说是老八他们做的,但他能想到老八他们身上,皇阿玛也一定会。
回去的路上,走水路快一些,他们提前两天回到京城,回京第一天,他便进宫见皇阿玛,跟皇阿玛面奏此次赈灾运粮的成果,提到自己三次遭到刺杀的事皇阿玛很是惊讶,问他是谁做的,胤祯说抓到的刺客大多服毒自杀,不肯说出幕后指使者,他也还在查到幕后凶手是谁,他也提到胤褪为了救他,挡了一箭。
皇阿玛面色更加凝重,把胤褪叫过来,询问胤褪的伤势,胤褪的伤势在回京前已经好了,这次没伤着骨头才痊愈得快。“朕知道了,胤祺,这次你的差事做得很好,当记一功。”“能为皇阿玛分忧是儿臣的份内之事,儿臣不敢揽功。”“去看看你额娘吧,你额娘一直在念叨你们兄弟两,见到你们平安归来,她应该很高兴。”
胤祺跟胤褪走出乾清宫后便往景仁宫走去。“四哥,你还是别在额娘面前提我受伤的事,我怕额娘担心。”“四哥知道,肯定不提。”
胤镇都不打算提刺杀的事,额娘年纪大了,更受不住惊吓,要是知道他们屡遭刺杀,胤褪受伤,肯定会坐不住,思虑更重。所以兄弟两到景仁宫,只说他们这次差事办得很顺利,没遇到什么危险,刚刚皇阿玛还夸了他们。
额娘留他们下来用膳。
用膳的时候再次说到胤祝迁宫的事,额娘说胤祝打算在十月一日迁宫,说十月一日是个好日子。
既然是胤祝迁宫,那自然以胤祝为主,胤祝想什么时候迁就什么时候迁,反正入厝礼,他们已经备好了。
胤祺准备出宫时碰到老八,他跟老八打招呼,老八也面不改色地跟他寒暄。他一步步走近老八,凑在老八耳边轻声道:“老八,你见到我活着回来,是不是很失望?”
“四哥,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四哥平安回来,八弟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失望。”
“是吗?我怎么没从你的脸上看出高兴,只看出失望。”“那是四哥看错了。”
“最好是我看错了,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四哥慢走。”
胤祺没再看老八一眼。
等到胤祝迁宫那一天,几乎宫里的阿哥都过来送胤祝,胤祝在兄弟之间人缘不错,他跟老八他们也没闹到撕破脸,完全不往来的地步,还是有往来。胤祺知道要不是有他,他跟胤祝一母同胞,胤祝肯定会被老八他们拉拢到他们那边,好在额娘在胤祝小的时候就告诉胤祝,他跟胤褪才是他真正的弟兄,不然胤祝傻乎乎的肯定站到老八他们那边。明面上他们没有闹到不和的地步,在皇阿玛面前还是兄友弟恭。胤祝他们肯定不用亲自搬东西,都是由内务府来做,所以胤祝邀他们到酒楼喝酒。
他们这些兄弟才难得齐聚在一块,这几年人很少凑齐,私底下都是分开的。大家坐在一块还是和和气气地喝酒,喝到后面,他们才稍微放开一些。胤祝直接喝醉了,到后面嘴里不知道嚷嚷什么,叽叽咕咕的,谁也听不清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