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就发现有些不对,因为庄渊并没有回自己的封地,而是一路向南而行,最后离开了赵国。
那一刻,赵国上下所有权贵和王室们都懵了
不是,真走了?!
我们都已经磨刀霍霍准备战斗了,结果你直接不玩了走了?
而在庄渊离开之后,倡后听从庄渊建议,立马带着自己儿子与王室打好关系,巩固太子迁的储君之位。其实王室很尴尬,因为他们之前私底下鼓动过公子嘉,打算积蓄力量,等时机一到就把庄渊和倡后弄死。
但现在庄渊走了,他们好像也没有借口和理由对倡后母子动手。
毕竟你们说庄渊是大奸臣,跟倡后私通勾结窃据大权。
可人家现在走了,压根没要你赵国的大权,你王室要是还对倡后母子下手,那请问了
天下人到时候怎么看你赵国王室?
大权在握的庄渊都没欺负人家倡后孤儿真母,一走了之,把权力还回去了,你赵国王室反而来欺负是吧而赵国贵族这边也有些尴尬,因为随着庄渊离开,冒顿释放善意,他们受到的“压迫’一下就减轻了。怎么说呢,就感觉像是一劫匪拿刀打劫你,要抢你身上一百两银子,你可能会跟这劫匪拼命。但劫匪忽然说,不要一百两了,只要二三十两,混口饭吃,而且以后你从这儿过,他罩着你,你一下就感觉好像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为了二三十两去拼命没必要,又不是山炮,万一死了不说,就算伤了医药费也不止二三十两啊!然后就出现了一种很怪异的感觉,明明自己被割了肉,但偏偏有种感激涕零的心情是怎么回事?但不管如何,赵国的天一一亮了啊!
本来大家以为到此为止了……
但没几日,身为御史大夫的冒顿忽然宣布,在大北城插箭岭一带,毗邻离宫的位置建立邯郸学宫,并得到了太后准许,将王宫所有藏书全部搬运至学宫之内。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动,各国士子大夫纷纷感到惊诧莫名。
赵国也要建立学宫?
一些在赵国的士子贵族匆忙赶到邯郸,想要看看这个邯郸学宫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就在插箭岭,距离赵王离宫不远的区域,看到了一座占地广阔,宏伟大气,明显新修过的学宫。【邯郸学宫】四个字大气磅礴,彰显了书写之人的气魄。
然而更吸引人的是挂在邯郸学宫大门两侧的对联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就十个字,然而所有看到这十个字的士人,百家弟子皆不由浑身一震。
这邯郸学宫好大的志向!
于是乎,短时间之内,这十个字疯传天下。
离赵国较近的齐国是第一个震动的,当这十个字传到小圣贤庄时,荀子当众对弟子说:
“此乃圣人言。”
一时间众多儒生学子,开始奔赴赵国邯郸学宫“打卡”,就连荀子也发言,要回赵国来看一看这邯郸学除了儒家之外,墨家、法家、农家、阴阳家等诸子也纷纷给予这十个字极高的评价。
没有人说这十个字不好,也没人说得出什么不好的来。
自然而然,所有人都好奇一个问题一一这两句话到底是出自谁口?
而宣布成立邯郸学宫的冒顿,自然成为了被盯上和采访的对象。
一次宴会上,面对诸士子的追问,冒顿忽然嚎啕大哭,甚至以掌击案,悲痛不已。
众人忙问为何。
冒顿道:“此乃我赵国前上卿所言,他曾令我修建此学宫,意图为赵国招揽人才,门前大字,亦是其亲笔所书,可奈何……奈何……”
什么?!
众人大惊一一前上卿?那不就是已经离赵的庄渊嘛!
与此同时,镇守在边关的赵国大将军,武安君李牧也有一段话流传出来。
“庄渊曾在我麾下,我知其人勇武,谋略不俗,于边疆计破东胡,征战匈奴,为我赵国立下赫赫功勋。“其人绝非小人,实乃世间丈夫,若说他谋害大王,欲窃王鼎,我是决然不信的。”
“只可惜,朝中鬣狗成群,以至其辞官离赵,实在令我悲痛,赵国失一大才矣!”
随着荀子、诸子、李牧等人言论流传而出,庄渊在天下众人心中的形象不止发生了改变,更是超出预料的拔高到了一个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步。
立功、立德、立言一一除了没有发表自己的学说外,庄渊已经把功德耍够了。
真正做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成为当今天下最耀眼和璀璨的明星。
而这个时候,赵国的贵族们,却显得异常的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