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和项燕,想来也算一对冤家了。
当然了,此刻应该还不算,但双方也算是在战场上初次交手了。
自从知道秦国出兵之后,项燕立马就行动起来,做出了布置以应对秦军的攻势。
双方已经碰过几次了,作为名将,王翦和项燕都察觉到了对方的不好对付。
项燕心中凝重,如今楚国的状况可谓十分糟糕,而对手又并非泛泛之辈,这一场仗恐怕会打的很辛苦。但王翦这边却也十分头疼,因为他已经能够感觉到,攻楚的计划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如果王贲那边能够撕开口子,那么秦军还有机会速战速胜,但如果不行的话,恐怕秦楚之间要打一段拉锯战不可。
虽然楚国现在内部不稳,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国家底蕴还是有的,加上项燕也是名将,想要顺利攻入楚国,就得花时间。
从某方面来说,王翦觉得如果要取得战果,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只要有半年时间,秦国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大,楚国的破绽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哪怕项燕有天大的才能,也不可能阻拦秦军的步伐。
王翦是有这个耐心的,他很明白秦国的国力远胜楚国,只要稳扎稳打,等对手自己露出破绽,一点点蚕食追击,灭楚并非不可能。
可他不知道,远在咸阳的那位年轻秦王有没有这个耐心。
然而就在这时,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那位身在寿春的广平君庄渊,用一篇檄文,竟然初步稳定住了国内局势,将快要四分五裂的楚国再次强行黏合在了一起。
分封各大起义军?真亏这家伙能做出来!
不妙啊……
不管这些起义军是不是真心归附,但至少暂时来看,庄渊是给这糜烂的局势补了一把,让楚国好歹能喘口气了。
就这样,局势一时半会僵持下来。
王翦和项燕在方城争锋相对,王贲则在云梦泽跟黄朝还有陈平的起义军纠缠,打起了游击战。而齐国这边虽然占领了下邳,但后续的攻势同样陷入了乏力,再加上朱明率军抵达,齐军甚至看起来有些寸步难行。
但战争就是这样,胜负不会一时分出,一场仗打个半年一年也不算怪事。
反正以楚国如今的情况,国力和后勤压根支撑不了太久的战场,这一点王翦和很多人心知肚明。年关一过,二月,天地依旧寒冷。
赵国和魏国突然发起了对秦国的攻击,赵国这边以李牧为帅,率兵十一万直扑上党,与坐镇边关的蒙骜爆发了大战。
双方爆发冲突,蒙骜不是对手,被李牧打的连败数仗,彻底转为了防守策略。
而魏国这边则以公孙焦和朱亥为主,领兵数万对秦国发起了攻势。
继秦齐攻楚之后,魏赵又突然开始攻秦。
可以说,除了辑国和燕国外,整个天下基本都已经陷入了战火之中。
而对于魏国和赵国的动作,秦国自然是震怒的,赢政没想到两国居然有胆量主动朝秦国发起战争。赵国也就罢了,但你魏国哪来的狗胆?
“魏国和赵国怎么会突然攻我秦国?!”
咸阳宫中,赢政压抑着怒火,看着下方的文武大臣。
顿弱站出来,开口道:“大王,臣认为,此事或许与那广平君庄渊有关。”
“何意?”赢政看向顿弱。
顿弱道:“想必大王知晓,庄渊此人曾在魏国和赵国都待过一段时间,与两国关系交好,我想唯有此人有能力,说动两国出兵攻我秦国,目的恐怕是为了解楚国如今之难。”
茅焦皱眉道:“可这是不是动作也太快了,我们这边才攻楚不久,魏国和赵国就迅速达成了联合,还集结了兵马来攻?”
正常来说,庄渊就算要联合魏国和赵国,动作也不应该这么快才对。
外交是需要时间的,更别说发动一场战争,兵马粮草的调集都需要时间,按道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这么快才对。
顿弱沉声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庄渊提前就与魏国和赵国通了气。”
“你的意思是说……”茅焦眉头皱的更紧了,“庄渊在我们和齐国要攻楚之前,就提前与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合作?”
“恐怕是的。”
大殿之内,一时寂静无声。
顿弱的话大家都能明白,但感觉有些匪夷所思。
对于庄渊能猜到秦国会攻打楚国,这个倒不算什么,毕竞楚国大乱,不少人都能猜到秦国要浑水摸鱼,趁机吃肉。
可,照这么说来,庄渊在楚国大乱的时候,就以私人的名义,跟魏国和赵国达成了联合?
庄渊回楚国之后,一直以来可都低调的很,压根没出现在政治场上,如同一个局外人一般。很多人都以为,庄渊这次回去只是单纯探亲。
那个时候,楚国的朝政被李园把持着,庄渊与赵国和魏国联合,肯定不能打着楚国的名义。如果真如顿弱所说,那庄渊在魏国和赵国的影响力,恐怕远超他们的想象。
但……这也太荒唐了吧!
昌平君这个时候站出来,开口道:“不管如何,如今我秦国三线作战,压力实在太大,我们必须尽快商议出解决的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