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上电视(1 / 2)

自从视频上传之后,肖娟就一直在关注账号数据。

秦省文旅的视频账号矩阵中,斗音平台的粉丝量是最多的,超过了130万。

斗音平台上的各方面数据也是最好的,点赞数最高的视频,足有45万赞。

但刚刚上传的视频,第一天的点赞量就已经突破10万赞了。

坐在电脑前,肖娟再一次点开了视频。

~”

悠扬的古琴声点亮了视频,画面中的竹丝宛如琴弦,在指间飞舞。

“你们看起来,这好像是竹丝的舞蹈,但在我眼里,这是贯穿古今的脉络。”

李启文的声音被后期提取出来,作为配音,放在了视频之中,带出了他的特写。

下一秒,视频切换到了老宅的特写镜头上,一片片碎雪在慢放之中飘散,琴声悠扬。

“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间起伏多年,设计师李启文毅然决定回到故乡,亲手将沉睡的百年老宅唤醒。”旁白讲解的配音,是肖娟亲自配的。

视频在宅院和李启文的特写之间来回切换,旁白声也在其中穿插。

“这里的每一片瓦,都藏着他的回忆,也在讲述过去的历史。”

画面切换到做饭的场景,李启文背对镜头,声音接入:“修复不是复制标本,而是要让老房子在现代生活中继续活下去。”

看着成品的视频,肖娟很是满意。

这个视频的剪辑思路,是她提供的,文案也是她亲自写的。

视频数据的火爆,也证明了她的贡献。

对照着文稿,她不无得意的跟着视频念着:“因为网上的一条爆火视频,我们亲自拜访了这位隐居在乡间村落,老宅大院之中的奇人,李启文。

但我们没想到,展现在大众眼前的,却只是他的冰山一角。

在竹丝背后,还藏着更为浩瀚的才情。”

视频中,画面切换到了茶室之中,李启文煮茶的镜头。

“初次见面,李启文在亲手修复的茶室书房中,为我们点茶。

水声轻响,茶香飘散,墙上的道字写尽了他的理念。

他告诉了我们佗寂风源自于华夏文化中对拙朴的推崇,他聊起如何将书法笔意融入竹编走势。茶道,竹编,书法,绘画,建筑,这些只是他陶治情操的爱好。

他有名士风流,更有悲悯体恤之心。

眼见乡亲的牛奶滞销,他用设计思维点石成金,将天然原料,转化为手工皂和面膜,通过直播销往全国他一场直播,就卖光了养殖户一年的牛奶产量,真正实现了皂福乡邻……”

老宅之中,李启文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听着视频中夸张的旁白,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这视频剪得也太夸张了吧?

还有这旁白,夸得也太肉麻了,给他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但看视频评论区里,不少人还挺喜欢这视频的。

“这不是前两天上热搜的那个竹编画吗?是他编的?”

“好厉害!居然会这么多才艺。”

“人家过的这才叫生活啊!”

“我要是有这样的院子,我也想回老家了。”

“今天倒班,待会儿就得去上班了,后面得上三个大夜,看到这个视频,想辞职的欲望提升到了顶点。”

“果然还是得有手艺啊!我如果会这么多手艺,我也回老家了。”

评论区里,众说纷纭,许多观众都很羡慕视频中的生活状态。

随着评论数量的增加,视频的热度指数也在上升,隐隐有再冲一次热榜的趋势。

就在李启文翻看评论的时候,肖娟的电话打了过来。

接通电话,李启文听了片刻,就愕然问:“什么?上电视?”

肖娟在电话里,给李启文带来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秦省农林卫视的节目组看到了视频素材,对李启文很感兴趣,也想来采访他。

李启文对这个所谓的农林卫视很陌生,多问了两句才知道,原来就是以前的秦省农林科技频道。这个频道,是国内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就是秦省杨凌的农业示范区,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秦省广播电视台,一起合办的频道。

这是全国唯一以农林科技推广普及为目的的专业卫星电视频道,李启文小时候上学那会儿,还看过这个频道,但主要是为了看电视剧。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这个电视频道居然要来采访他了。

不过这个年代还有人看电视吗?

李启文对此很怀疑。

就连村里的很多人家里,电视也很少打开了。

即便是几十岁的农民,也都会用手机刷短视频。

大部分人看电视,也就是为了看个新闻联播,以及几个热门频道。

这种农业频道能有多少人看?

但既然电视台要采访,李启文也没拒绝。

他接了栏目组负责人的电话后,约定了时间,摄制组就来家里拍了一下午。

主要是拍了他制作手工皂的过程。

为此,李启文还叫来了小婉,让她来进行操作。

那天秦省文旅来采访,他就打算叫小婉一起接受采访

最新小说: 斗罗:转生鬼魅,我化身亡灵天灾 斗罗:创世神龙,青梅比比东 在超凡都市,修最野的史 超神:觉醒堕天使,开局杀刘闯! 女帝弃我?我反手与哑巴校花契约 玄学大佬穿成豪门抱错假少爷 斗罗:无双雷仙,比比东成病娇! 斗罗绝世:脑海里有个道德天尊 斗罗:穿越成树?让魂兽无限进化 我喝中药调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