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文家中热闹,许县长那边,情况却不太理想。
此时的他刚刚从西北大学出来。
他这次来西北大学,是为了拜访一位姓柳的教授。
这位柳教授,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主编过多套关于民俗文化,汉文化,节庆文化的书籍。其中多部都荣获过国家级和省级的奖项。
在秦省传统民俗文化方面,他是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许县长是通过作协方面的朋友,联系到他的。
这次来拜访他,就是想要和他合作,来为老县城景区开发一套结合当地文化的文旅项目。
但他在大学里等了半天,都没见到柳教授的面。
一直到刚才,柳教授开完了会出来后,他才匆匆见了一面。
他跟柳教授说了来访的目的,柳教授却直接回绝了他。
柳教授推脱说自己没这个能力,让他去找社科院的李领导。
他当然知道找社科院的李领导是最好的。
事实上,他第一个找的人,就是孟领导。
孟领导是旅游策划方面的权威专家,他不光负责过敦煌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曲江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长安城墙景区发展战略规划、顺城巷项目,楼观台,白鹿原生态旅游苑等项目,他都亲自参与过。
许县长来长安城前,就通过领导联系到了孟领导,提出了想要请孟领导策划这个项目的想法。可这种级别的人物,档期都是相当满的,等他腾出时间来,已经是三年后了。
所以许县长才退而求其次,想来找柳教授想想办法的。
毕竟柳教授也曾经负责过芭黎中国文化年民俗展示类的项目,在这方面也算有些经验。
但柳教授却只是听他说了一嘴,就直接回绝了。
好在他没有放弃,坚持要请柳教授晚上一起吃顿便饭。
好说歹说,柳教授才算同意。
这顿饭能吃出什么结果,他暂时还不知道结果。
让秘书订了餐厅,他等到晚上,终于再次见到了柳教授。
饭桌上,他再次提起了老县城项目。
这一次,柳教授没有直接拒绝。
而是思考了一番后,提出了要求。
他要求让县里成立公司,将老县城景区的经营权打包进公司,然后由他的公司进行控股。
并且县里还得解决贷款的问题,他还要五十年的经营权。
这个条件,差点让许县长当场气笑。
就算是打劫,都会比这种方式温柔一些。
柳教授显然也知道自己这是狮子大开口,他也隐晦表示,许县长可以找人入股,然后由他来购买股份。这样一来,就完成了利益输送。
许县长一听就明白了,这个柳教授,明显是以为他想打老县城的主意,想肥自己的腰包。
意识到这点后,许县长顿时就没了和他商议的兴趣。
这种能把他当成是那种侵吞国有资产的贪官的蠢货,根本就不明白他到底想要什么。
勉强吃完了饭,他就直接离开了。
可离开餐厅后,许县长却有些迷茫,一时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来长安城的这几天,他找了不少人。
他去见了领导,找了社科院的专家,联系了作协的朋友,拜访了省歌舞团的副团长,今天又见了柳教授可忙活了一圈下来,他却一无所获。
这些人里,有真本事的没时间,有钱都请不到。
花钱能请到的,要么是作协里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草包,要么就像柳教授这样狮子大开口的坑货。一圈转下来,他却又回到了原点。
难啊!
这年头办点事儿,是真难。
看了眼夜色中的长安城,他就坐进了车里。
“许县长,咱们去哪儿?”
司机看着后视镜问他。
“回县里。”
他疲惫的揉了揉鼻梁。
他是没招了。
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只有去求李启文了。
好在他之前并没有把话说死,还有转圜的空间。
至于丢脸不丢脸的事,他早就不在乎了。
脸面有什么重要的?
能把事儿办成,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三天后,李家庄,李启文就再次见到了许县长。
“你的条件我回去开会讨论了一下,还是有可行性的。”
看着对面拿着规划书卖力分析的许县长,李启文心情很奇怪。
这许县长不是去长安城请专家了吗?怎么又回头找他了?
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许县长这不光是吃回头草,就连其他的东西也都吃了啊!
将初步规划讲了一遍,许县长看到李启文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叹了口气,合起了规划书。“启文啊,我跟你透个底。”
许县长看着李启文,换了个语气,认真道:“我这几天去长安城见了不少专家,但一个能行的都没有。求人不如求己,你是咱县里唯一能把这事干成的人,我还是得来找你。”
听着他诚恳的话,李启文心情更古怪了。
之前他提出那样的条件,也有故意喊高价,吓跑许县长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