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县长在讲解注意事项的时候,博主们都在拍摄着周遭的环境。
小妖举着设备,看着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一时间竞真有种穿越到了古代的错觉。
除了她们身下的摆渡车,眼前的城门内外,几乎就和影视剧里的古代环境一模一样。
来往的百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都穿着古装。
他们有人挑着扁担,有人背着竹篓,里面装着农产货物,还有老汉赶着牛车,上面坐着怀抱小女孩的老婆子,正望着这边,眼中满是好奇。
小妖知道,这都是假的,他们都属于群演。
但他们风霜满面的模样,挑担背篓的熟练,以及手脚的粗糙,都没有半点表演痕迹。
他们明显就是从周边的村里找来的村民,只是穿了古装而已。
可常年辛苦劳作的生活痕迹,是演不出来的,也化妆不出来。
那些皱纹是岁月的痕迹,是血汗流入土地留下的证据。
虽然相隔上千年,可劳苦大众的底色却是相同的。
他们身上本就流淌着千年前老祖宗的血脉,根本不用演,一走一动,都是真实的古风古韵。再加上他们聊天时的秦省方言,氛围感直接拉满。
如果不是手中的拍摄设备,以及身下的摆渡车,小妖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穿越了。
她看了眼手机的信号,许县长说得没错,信号只有三格。
这种情况并不寻常。
以国内的基建能力,再偏远的地区,信号都可以做到拉满。
如此差的信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为屏蔽了信号。
不过她也能理解。
这景区暂时还没对外正式开放,内部的情况,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的。
她们这些博主被邀请过来,万一谁开个直播,泄露了出去,那肯定会影响到景区的宣传的。她自己是做短视频的,平时不怎么开直播,这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
“诸位贵客,过了这个城门,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我在这再次欢迎诸位的到来,就不多打扰了,请诸位入城!”
许县长介绍完了注意事项,就回身让开了城门,抬手邀请。
“请贵客入城!”
把守城门的将军正色高喊。
“喏!”
两旁的城卫兵向着两旁退开,让出了大门的位置。
“诸位!请!”
两位少卿在前引路,带着博主们,进入了城门。
城内的环境,和城外的确是两个天地。
小妖等人一进城门,就被两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包围了。
这座古城的面积不算大,城门里的建筑显得有些拥挤,街道上也挤满了摆摊的小商贩,就更显得拥堵了。
城门两旁临街的店面,都在开门经营。
有打铁的铁匠铺,卖笔的笔行,卖布匹绸缎的布行,卖纸笔书籍的书店,以及药行,茶叶铺,竹艺行,以及卖鞋袜、衣扣、针线等各种小商品的杂货行。
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商贩,其中不少人就是刚刚挑着担子,背着背篓进来的城外百姓。
他们将货物摆在街边,将扁担、背篓里的青菜,小米,土豆,红薯等货物取出,向着来往的客人兜售。看到他们摆出的土豆和红薯,熊方儒不由得笑出了声:“唐朝可没有土豆和红薯啊!”
谁知道摆摊的老汉听到了他的话,居然开口回答:“这得多亏了李大使呀!他从外面带来了这些地蛋和红苕的种子,让我们种,这两种口粮可能长了,亩产几千斤呢!”
“咦?”
熊方儒很惊奇:“这都培训到了?”
这个老汉一口的秦省方言,看手脚肯定是当地的农民。
但他的回答,却是很契合这个景点设定的,肯定是经过专门的培训。
所以他惊讶的是,景区管理者居然连这种细节都考虑到了。
这也太细致了吧!
一旁的芒果没注意到这么多,她已经和老汉聊起了天:“大叔,你是本地人吗?”
“对,我就住那边村里。”
老汉指了指北方:“在黑河那边。”
芒果笑问:“你来这里是当演员的吗?一天给你们多少钱工资啊?”
“嘿嘿…我就卖地蛋和红苕。”
老汉嘿嘿笑着,却不回答她的问题。
“景区不给你发工资吗?”
芒果还在追问。
老汉则答非所问:“我们都是祖祖辈辈在这生的,我姓李,我家有五口人。”
“我是问你工资……”
没等芒果问完,熊方儒就在一旁笑着插话提示:“人家肯定是培训过的,都有人设,你这么问肯定问不出东西。”
说罢,他就上前来,冲老汉问:“老哥,你这些地蛋和红苕,能卖多少钱?”
老汉咧嘴一笑,回答:“一斤卖一个钱,一共五十斤,卖五十个钱。”
熊方儒又问:“我看你刚才进城,官兵还收你钱了,那是干啥的钱?”
“那是收的进城税。”
老汉解释:“要是带货来城里卖,都得交税,五十税一。”
“哦。”
熊方儒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