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就容易伤春悲秋,成龙也不例外。
见他唏嘘感慨,李启文笑道:“是我们应该向大哥你学才对,现在正儿八经学戏出来的孩子已经很少了。
像大哥你这样,从小练童子功的就更少了。
这些演员,还都是县长去长安城挖来的,工资开了双倍,还陪人家喝了不少酒,人家才放人。人才难找啊!”
他这番话,表面是说明情况,实际上却是在恭维。
正所谓人捧人高,这番话果然说到了成龙的心里。
“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太好了,父母根本舍不得让他们受那种罪的。”
上了岁数的人,总喜欢提起过往,成龙连说带比划:“我小时候,真的是每天都练功练到想死,好辛苦的。
就像《霸王别姬》里演的那样,我就是那个小猴子,只不过没上吊而已。”
成龙说错了名字,那个上吊的是小癞子,不过李启文也没纠正,只是静静听着。
“我们那时候做戏,真的是要从小练到大的,但我拍戏的时候,那些戏曲的东西,都要被淘汰了。但最近这些年,见到的却越来越多了,那些流行歌曲里的戏腔,我就很喜欢听。
我现在就有个想法,想联系一些家长,教一些小孩子练功,就像我小时候那样。
这些戏曲,文化,都应该要传承下去的,就像你做的这样,就很好…”
成龙说话很直白,但却情真意切。
这也是他喜欢看李启文直播的主要原因所在。
李启文也能理解他,开口表示支持:“我觉得很好,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很发达了,传统教育也不是唯一的出路。
以大哥你的影响力,尝试培养一批人才,也算是为影视圈探索一个新方向了。”
“钱我有,但我就是怕教不好小朋友,我和我师父没法比的,教徒弟,我不如他,我懂得太少了…”成龙唏嘘感慨片刻,随即才看向李启文:“我的学校要是办起来,你能来给小朋友上课吗?”他说了这半天,李启文也猜到他会有这种请求了。
但李启文并没有立刻答应。
见状,成龙赶忙表示:“你是我见过很厉害的人了,懂的又多,又专业。
你的社火表演我看过好多遍,你做戏很厉害的,表演很好。
而且你还懂真功夫,真的很难得。
我是希望培养一些懂真功夫的小朋友的,我觉得这才是武打片的未来。
如果你能来帮我,我可以投资捧你拍电影,我觉得你可以!”
“拍电影?”
李启文愣了。
他只是太忙,抽不出时间,所以才迟疑思索,怎么就扯到拍电影了?
而且他也不会演戏啊?
“我可拍不了电影。”
李启文笑着拒绝:“而且我练的很一般的,谈不上真功夫,就是些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而已。”成龙闻言,却很笃定:“你有实战经验,那就是真功夫。”
“实战经验?”
李启文猜到了他说的是什么,有些哭笑不得:“杀猪算什么实战经验?”
“怎么不算?”
成龙不这么认为:“杀猪和杀人没有分别,见血才算是真功夫。
武打片想要继续,就要开创新的风格。
下一个能火的风格,我觉得就是真功夫了。”
听着他的话,李启文算是明白了,成龙还是不愿意看到武打动作片的没落,想要尝试恢复当年的辉煌,所以才想要搞培训学校。
看着舞台上的表演,成龙靠在椅背上,沉声开口:“你也知道,现在的武打动作片已经不行了,几年都没有一部。
其实不是观众不喜欢看,是没有好的武打演员和武打风格了。
我和李联杰都七十岁了,吴京,甄梓丹,赵炫卓也都打不动了。
年轻一代,也就还有他了吧?”
说着,他抬手指了指舞台上的谢淼。
此时的谢淼正在表演节目,演的是唐代三大歌舞戏之一的《钵头》。
《钵头》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歌舞戏,记载于《旧唐书》之上。
戏的内容是一个西域人被老虎吃掉,他的儿子到山上去寻找父亲的尸体,并捕杀了猛虎的过程。谢淼扮演的就是寻父的儿子,在和两个舞狮演员扮演的猛虎搏斗。
这节目的动作场面是谢淼亲自设计的,展现了不少精彩的武打动作,赢得了满堂彩,博主们都在拼命叫好。
成龙看着他的表演,感叹:“武打风格是很重要的,每一个能出头的武打演员,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最早的时候,武打戏都是戏台上的那种,戏曲武生,翻跟头,我小时候学的就是这种。
但在我出头之前,武打片已经发展出好几个风格了。
早期是张彻导演的那种风格,一板一眼,说到底还是武生的套路。
后来发展到刘家良的那种风格,硬桥硬马,那时候我也这么演。
再后来,李小龙出来,就变成他的那种风格了。
我加入戏曲杂耍,动作喜剧,和特技动作以后,我就出头了。
李联杰是传统武术套路,动作做到最漂亮,他也火了。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