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祖上传下来的(1 / 2)

李启文这倒不是在瞎说,而是的确在为安全考虑。

练气如果不按正确的方法修行,的确很容易出问题。

练武也是一样,都得师傅领进门才行。

传武之中的硬气功,内家拳,也是借鉴了道家练气导引的法门,如果没有师傅正确指引,也很容易练出岔子。

硬气功的原理,就是利用呼吸,以及长时间训练的身体控制,意识引导,让身体快速充血,提升抗打击能力。

说白了就和控制海绵体一样,只不过硬气功控制的是身体的其他部位。

内家拳也是同理,就更偏向练气一些,是有意识的通过呼吸和意念引导血气的运行,来提升身体能力。太极拳的要领之一,虚领顶劲,就是源自于道家的导引养生术,讲究的是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但不能刻意用力,否则会导致颈椎压力太大,气血不能流通。

虚领顶劲是要配合气沉丹田一起用的,要让顶劲领起和腹部的沉劲一起作用于身弓,才能获得立身中正的身法。

但不少外行总理解成字面意思,故意拔高头颅或强求意念向上引领。

结果导致气血过分上行,而无法顺畅循环,功夫没练出来,反而练出了高血压,头晕耳鸣,眼花胸闷,严重的甚至练成了脑溢血。

道家练气同样也有风险。

按照中医和练气的理论来讲,气有余就是火。

练气的时候,要用意念掌握呼吸,控制文火和武火交替灵活运作。

所谓文火和武火,就是意念和呼吸的强弱。

这里面的讲究很多,一旦练错,就会引起阳亢,或者岔气,导致气血淤滞,也就是传说中的走火入魔了而且为了方便理解和传播,道家打坐练气的功法普遍都包含一些心理暗示的成分。

比如想象自己下丹田凝聚金丹,或是想象进入内视的状态,甚至观想出神明进入身体帮助修行。这些心理暗示的想象在配合血气运行时产生的所谓气感之下,很容易让心智不坚韧的人产生精神错乱,出现幻视,幻听的情况。

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神经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乃至分裂样精神障碍。

所以练武的常见脑溢血,练气的常见精神分裂,已经是圈里的常态了。

蛰龙法虽然是辅助睡眠的功法,但它的创始人陈抟本来就是道家炼气士,和吕洞宾是好朋友,他所创的功法,自然脱离不开道家引导术的桎梏。

法门的每一句,都蕴含着相应的道家理念。

比如第一句“龙归元海”,其中龙就指阳神,因为龙在天属阳。

元海则指元杰之海,也就是丹田。

但常人总以为丹田在脐下三寸,可真正的丹田,指的其实就是肚脐的位置。

因为人在胎儿时期,就是以脐带随着生母呼吸受烝的,也就是所谓的胎息。

脐内就是人先天元烈之海。

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失去了功效,先天胎息就变成了后天肺呼吸。

而人生身所受之先天元熙,就从此有减无增,慢慢消耗,直至死亡。

修道之人,就是在追求返本还源,使后天返为先天,夺回损失的先天元悉,以归根复命。

但恢复先天胎息,也不是一个劲的用意念往丹田里使劲。

而是调整呼吸方式,引导气血模仿还原胎息时的运行轨迹。

这一步,如果没有明师引导,正确的方法,是根本做不到的,就算强行做到,也会大伤元气,非常危险这些理论听起来玄乎,但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研究,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的干细胞,的确就是生命之初的原初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以治疗人体相关的很多疾病,甚至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

从这一角度来看,道家练气求长生的方式,也并非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至于是否真的可以通过呼吸吐纳,练气导引,让人体返老还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为了杜绝这些麻烦,李启文才不想传播蛰龙法的。

作为蛰龙法的入门简化版,听息法已经足够常人辅助睡眠用了。

他没有给沈心详细讲解这其中的缘由,因为太过耗费口舌。

不过沈心也很知趣,听到他说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有风险,就识趣的作罢了。

但她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您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个蛰龙法?”

“祖上传下来的。”

李启文随口回答。

不过他这也不算胡说,因为陈抟修道时有个师傅,名叫李和,也是一位著名修士。

他是东晋时期的道士,出生在秦省中部,因为长期披麻为衣,所以俗称麻衣子。

道教之中,共有五个分支,分别是宿土、麻衣、众阁、全真、茅山。

其中麻衣主修预测、占卜。

而麻衣分支的创始人,就是李和。

他所著的《麻衣神相》,至今仍是道教最经典的典籍之一。

陈抟还写过一卷《麻衣正易心法》,其中注释众多,至今仍有流传。

而这位李和,李启文在梦境里,也通过老祖宗的视角,见过几次。

这蛰龙法,就是从老祖宗那

最新小说: 女帝弃我?我反手与哑巴校花契约 斗罗:穿越成树?让魂兽无限进化 斗罗绝世:脑海里有个道德天尊 玄学大佬穿成豪门抱错假少爷 斗罗:无双雷仙,比比东成病娇! 在超凡都市,修最野的史 斗罗:创世神龙,青梅比比东 斗罗:转生鬼魅,我化身亡灵天灾 超神:觉醒堕天使,开局杀刘闯! 我喝中药调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