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了,比不了啊!”
谢淼回忆着嫁衣的样式,也依然觉得心神震撼。
虽然他是男人,但也不得不承认,那件嫁衣是他见过最好看的中式嫁衣了。
他以前一直理解不了女人对衣服和包包的痴迷。
可在看到那件嫁衣之后,他就理解了。
如果他是女人的话,肯定也会想要拥有一件那么美的衣服。
更何况那还是一件可以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穿在身上,嫁给自己爱人的衣服。
能够拥有这样的经历,真可以说是此生难忘了。
“后天直播完以后,我估计国内的那些婚纱品牌,都得举着钱来求文哥卖授权了。”
李启文结婚的全过程,都会进行直播。
黄梓涛很清楚那套嫁衣的威力,等直播间观众看到那件嫁衣,肯定也会和徐奕洋一样眼红的。到时候势必会带起一波中式婚礼的热潮。
“他不是说打算自创一个品牌吗?”
谢淼想起了那天看嫁衣时,李启文说的话。
“是吗?我没听到啊?”
黄梓涛只顾着和徐奕洋一起欣赏嫁衣,没听到李启文的话,闻言若有所思:“这生意不错,虽然规模做不大,但附加值肯定高。”
李启文设计的这套嫁衣,是纯手工制作的,林小婉加上他一共断断续续做了有半年才做好。而且其中原材料的处理,都是李启文抽空做的。
尤其是彩绣工艺,也都是李启文完成的。
如果他俩专心来做,估计也得最少一个月的时间。
哪怕一年到头不休息,也就能做12套。
就这12套的产量,价格肯定低不了。
除非他像开竹编培训班那样,把手艺传出去,才能提高产量。
但就算那样,产量也高不到哪儿去,成本也降不了多少。
不过任何一种产品,只要品质好,贵就绝对不是问题。
国内有钱的富人太多了,根本不缺为品质买单的富豪。
也就是说,只要李启文愿意做,那就基本上不用考虑销路的问题。
这生意能做,不过也只能李启文自己来做。
黄梓涛如果想投资合作,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
除非他舰着脸求李启文让自己入一股,可那有什么必要呢?
李启文已经够忙了,他能腾出多少时间来做嫁衣?
因此黄梓涛只是在脑海里转了下念头,就放弃了合作投资的打算。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惋惜,那么好的手艺,居然受限于生产力,无法推广出去,也太可惜了。他也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古老的技艺都失传了。
老祖宗的手艺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
几个月的时间,就为了做一件衣服,有多少人能有那个时间精力耗费在上面?
回忆着嫁衣的华丽,黄梓涛有些期待。
等婚礼开始后,看到林小婉穿着那一套嫁衣出现,所有人的表情一定都会很精彩的。
10月1日是国庆节,电视里播放着阅兵式,雄赳赳气昂昂的战士们走过天安门广场,脚步清脆。李启文指挥着赵洪瑞他们在厨房里忙活,油锅里也在噼啪作响。
他算了算宾客的数量,光是他家这边的亲戚,就得有五六十号人。
林小婉家那边的亲戚,也有三四十人。
再加上庄上的乡亲,他们的同学,朋友,初步估计,差不多得有六百多人的样子。
按照10人一桌,那就得摆六十多桌。
但这还没算粉丝。
李启文在公布婚事之后,他的粉丝团里就炸锅了。
很多老粉都说想来参加他的婚礼,而且都不是开玩笑的。
他统计了一下,报名想来的人,居然有三千多人,而且他们都愿意自费交通费。
这肯定是不行的,就算他们愿意来,李启文都不敢接待。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那县里的警察就别在景区和县里忙活了,干脆都来李家庄维持秩序得了。因此,他在群里抽了100名粉丝,给他们报销交通费,请他们来参加婚礼,也算是回馈一波粉丝了。不过区区100个名额,肯定是满足不了粉丝的。
已经有粉丝在群里说,自己打算来滑水驿旅游,到时候一定要来吃席。
李启文不知道他们是说说而已,还是要真来。
为了保险起见,他最终决定,按照100桌的规模来准备。
100桌,老宅肯定是摆不下了。
李启文和林叔商量,索性直接把两家之间的墙给拆了一段,安了扇大门。
到时候就把大门打开,把桌子摆到林家去,就差不多了。
反正两家已经要结亲了,拆了墙,也算是通家之亲,亲上加亲了。
不过100桌,1000人的宴席,光是食材准备,就是项大工程。
因此虽然是10月3日结婚,李启文在10月1日,就开始准备食材了。
他打算把丸子,扣肉等炸菜,蒸菜原料,都提前准备好,到时候直接上锅蒸透,就可以上桌了。为了准备这些食材,他让赵洪瑞他们叫来了一些同学过来,一起帮忙。
赵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