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厉的叫声只有那么一下,随即便没有了。
沈国栋猜测,外头那家伙肯定不是踩了捕兽夹子,如果是中了夹子,一定会哀嚎个不停。
应该也不是套子,而枪没响,那么最可能的就是什么炸子了。
估计是山狸子咬碎了炸子,被炸子给炸伤,随即逃走了。
“没事儿,先睡觉吧。
明天早晨起来,咱们出去看看,顺着血迹追,说不定能找到。”
外头没再有别的动静,沈国栋又往火堆里扔了几块木头,然后摆摆手,示意大家伙儿都安心休息。众人也不是第一次露宿荒郊野外了,安定心神之后,便又躺下,继续睡觉。
等沈国栋再次睁眼时,窝棚顶上透进来光亮,天亮了。
火堆里只剩下覆盖着一层白灰的炭火,窝棚里冷飕飕的。
沈国栋赶紧弄了些细枝扔到炭火上,又吹了两下,干枯的树枝被引燃,一下子烧起来。
趁着火旺的时候,再往上放一些粗的干树枝等,火势慢慢烧起来。
“立民、德林、双喜,快起来,天亮了。”沈国栋将众人都喊起来。
众人伸了个懒腰起身,然后赵双喜挪开门口的干草,从窝棚里钻出去。
先把老洋炮的机关解除了拿进来,这才绕到窝棚侧面放水。
冯立民几个也陆续从窝棚里钻出来,各自解决人生大事。
外头天气特别好,太阳刚刚出来,阳光映在雪地上,折射出七彩的光。
周围群山环绕,天地都被皑皑白雪覆盖,远山空旷,杏无人烟。
昨天那种压抑的感觉一点都没有了,众人只觉得心头舒畅,壮志满怀。
“走,咱们在附近转悠转悠,看看有什么东西。”
沈国栋比较好奇昨晚究竟是什么东西触发了机关,于是带着赵双喜几个,开始在窝棚周围,他们布下机关的那些地方转悠。
夹子和套子并没有被触动,但是炸子有一个不见了。
雪地上有一摊红色的血迹,还有几个圆溜溜的爪印。
以沈国栋的经验判断,肯定是猫科动物。
看那爪印大小,或者是山狸子,或者是一只还没成年的豹子,山狸子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山狸子是本地人的一种称呼,那东西学名应该叫猴猢,是长白山中比较凶猛的猫科猛兽。
战斗力仅次于东北虎和金钱豹,位居第三。
这东西长的虽然不大,却可以跟狼搏杀,动作十分敏捷,不容易猎杀。
“先回去弄点儿东西吃吧,回头咱再去追。”
一般情况下,炸子爆炸的威力不足以将动物直接炸死。
猎人只是以这种方法,伤到猎物,然后再顺着血迹追踪。
这附近并没有野兽的尸体,就说明那家伙没死,只是被炸伤逃走了。
大家伙儿刚起来,还没吃饭呢,自然不能去追。
于是装了些雪融化烧开,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和咸菜,对付着吃一口。
吃过早饭,沈国栋往火堆上压了几块黄菠萝木,这种木头不易起火苗,可以这么氤氤着沤一天。野外生存可不像家里,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即便是有火柴,也要尽力保存好火种。
众人把他们带来的米粮、盐等东西,都悬挂在窝棚的主梁上,防止白天有什么动物闯进窝棚来偷吃。等他们钻出窝棚,再用几块大木头,将窝棚门堵上。
沈国栋拿过来张国福那棵老洋炮,将里头的枪砂倒出来,火药留着,然后安上底火帽,打一枪。这枪装好后在外面放了一夜,早晨赵双喜将铁丝等机关撤掉后,就把枪拿进窝棚里了。
因此,枪很可能会受潮,用的时候不一定能保证打响。
所以,就需要热枪,然后再重新装填火药和枪砂。
进山里谁也不知道能遇上啥,要是像昨天那样,遇见一群山鸡之类的,这枪拿过来就能用。沈国栋热枪,其余人也都动手拉一下步枪的枪栓,确保手中的枪没有异常。
关键是他们此刻就在山里,不好随意乱开枪,万一周围有什么猎物藏着,被枪声惊跑了怎么办?众人各自检验好枪支,压上子弹,该带的东西也都带齐了,这才离开窝棚,顺着血迹一路追踪那受伤的家伙。
雪地上,鲜红的血迹十分明显,照这个出血的情形看,那家伙受伤不轻。
见此情形,沈国栋心中暗喜,山狸子的皮挺值钱的,完整的情况下,少说也能卖一百多块呢。众人随着血迹和爪印一路追踪,追着追着却发现,前面横着一道雪沟。
那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雪太大,动物奔跑过后留下来的。
沈国栋上前仔细分辨,发现是狍子,而且是一群狍子经过,才能留下这么明显的雪沟。
看蹄印的情况,这群狍子应该是刚跑过去没多久。
这下,沈国栋陷入了两难,是去追山狸子,还是追狍子呢?
“国栋,咋地了?”赵双喜看出了沈国栋的犹豫,便问了一句。
“这是一群狍子留下来的,大概得有十来只,而且是刚过去。
咱们是去追狍子,还是去追山狸子?”
进山打猎,这种情况也经常遇到,沈国栋觉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