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民几个赶紧回家,把钱和票送回去,又跟家里人交代了一下。
然后带了些吃的、子弹,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又重新回到沈家。
沈国栋和赵双喜,这会儿也都收拾好了,众人一起坐上马爬犁,出了屯子,直奔东江沿大队。一行人赶到东江沿大队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
赵家人还没睡呢,赵双全、赵双良都在东屋,等赵双勇回来。
听见外头有动静,哥俩急忙从屋里出来,不等走到大门口呢,赵双喜、沈国栋他们就进门了。“大哥,四哥。”两下走了个碰头,沈国栋他们赶紧打招呼。
“哎呀,国栋、立民,你们来了,这一路挺冷,冻坏了吧?快进屋,屋里暖和。”
赵双全一看沈国栋他们到了,当下心里就有底了,于是热情的招呼众人进屋。
一行人来到赵家东屋,跟炕上坐着的老赵两口子打了招呼。
赵双喜走的时候背着水连珠,回来时不光背着水连珠,还有五六半。
一进门,不等别人说啥呢,赵双喜就把两棵枪都摘下来,放到老赵跟前儿显摆。
“爹,你看我这棵枪咋样儿?”
东江沿这头也没通电,晚上都是点油灯或者蜡烛。
原本赵家东屋点了一盏油灯,刚才沈国栋他们进屋那会儿,韩玉珍赶紧拿出来根蜡烛点燃了。如此一来,屋里亮堂不少。
老赵接过枪,就着灯火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哎呀,这枪好啊,比国栋之前买的那五三步还好,这叫啥枪?”
五六半眼下在民间基本上见不着,老赵没见过,但他能够感觉的出来,这枪不错。
“五六半自动,可以装十发子弹,而且可以连发,不用打一枪拉一下枪栓。
爹,这枪不错吧?我的,嘿嘿,往后我就不用你那水连珠了。”
赵双喜仗着是家里老幺,爹娘和哥哥都宠着,跟谁都赖皮赖脸的没个正形儿。
“你的?你哪来的?这枪连公社武装部都不一定能有呢,你可别走什么歪门邪道啊。”
旁边的赵双全,沉着脸说道。
“切,大哥,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我是那样的人么?
这是上级部门奖励下来的,我和国栋、立民、德林、国福,我们几个都有。
咋样儿,羡慕不?”赵双喜得意洋洋的跟家里人卖弄。
“赵大爷,双全大哥,这是上回我们打狼,受到了省里的表彰,上面给的奖励。”
沈国栋看着赵双喜那欠揍的模样,生怕赵双全一个没忍住,给赵双喜一杵子,于是赶紧解释。“哦,原来是这样啊。
混账小子,有话就不能一口气儿说完,一天天得了吧嗖的,没个正经样儿。”
赵双全瞪了弟弟一眼,无奈的说道。
“嗯,这枪好,你们有这枪,去打黑瞎子就更有把握了。
老三刚走,我其实就后悔了,那黑瞎子不好斗。”
老赵用手摸着光滑的枪托,感叹道。
下午老二赵双林回来报信的时候,老赵急急忙忙就打发了三儿子去太平沟。可是等赵双勇走了,老赵又后悔起来。
那黑瞎子可不是好惹乎的,万一沈国栋他们有点儿什么闪失,赵家把人找来的,到时候不好说。这会儿见到五个人都换了新枪,老赵的心一下子就稳住了。
沈国栋的本事不错,再配上这枪,还有赵双喜和冯立民他们在旁边策应着,打个黑瞎子,应该不成太大问题。
时间不早了,沈国栋他们明天还得去金山林场,于是众人随便聊了一会儿,韩玉珍就催着他们去休息。东屋北炕烧的挺热乎,韩玉珍早早就把被褥都给铺上捂着了。
沈国栋几个洗了洗脚,钻进热乎乎的被窝,躺下没多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韩玉珍婆媳就起来做了饭。
沈国栋几个草草吃了些,然后收拾了东西,打好绑腿,背上枪,赵双勇赶着爬犁,送他们去金山林场。发现黑瞎子的地点,在林场的采伐作业区,沈国栋他们要上山打黑瞎子,肯定得跟林场打招呼。这一点,赵双林早就安排好了。
昨天傍晚从东江沿回来,赵双林就去找了场领导,跟领导汇报。
说是他找了几个很厉害的猎手,过来帮忙打黑瞎子,避免黑瞎子伤人,或者影响冬运生产进度。场里领导一听,特别高兴,于是就安排了赵双林负责接待来打猎的这些人。
因此,赵双林早早就在林场等着了,沈国栋他们一到,立刻就领着众人上山。
来到那片采伐区域,众人便看到了满山坡的黑瞎子脚印。
“昨天我们就是顺着这些脚印往前走的,大概追出去了四五里地吧,没见着黑瞎子的影儿,我们就回来了。”赵双林指着两行脚印说道。
沈国栋抬眼,看了看四周的环境。
这黑瞎子蹲仓一旦被打扰醒过来,那个仓子就不要了。
出了仓子的黑瞎子,会步步高岗,一路翻山越岭,寻找其他地方安身。
“走,咱们顺着脚印去追,我倒要看看,这俩黑瞎子能跑到哪里去?”
沈国栋仔细打量了地上的脚印,确定这是一只体重在三百多斤重的母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