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福贵落座台阶,语重心长地劝说道:“有些技艺是要看天赋的,急不来。这样,你抱着琴去深山老林里找个地儿,寻寻灵感。”
韩舒摇头道:“不用了,本来这张琴也是要送人的。我这就出发。”
他回屋取来金丝布,将古琴包裹好,又用粉色丝带打个蝴蝶结,使它看起来有点新年礼物的样子。金光流散,庭院内只余下韩福贵一人。
老爷子松口气,一股莫名的安心感席卷了全身。
凌冬的寒气没有光顾西南边陲的小村落,河水潺潺流过,冷冰冰的,但不算刺骨,从河中舀一盆,不用掺热水就能洗涤衣物。
小嫣儿家几十年前搬迁至此,村里没有亲人,更没有远道登门拜访的客人,年前年后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嫣儿奶奶都过得很清闲。
但她依旧购置了腊肉,做了藕圆子,甚至年前就买了条大鲤鱼养在水缸中,当作招待客人的备用食材,就好像打定了有人要过来一样。
她还在搓洗衣物,心里盘算着那人是初七过来,还是十五左右过来,想着想着,韩舒已经站在了小河东头的乡村小道中。
“奶奶,新年快乐,给你带了米和油。”
嫣儿奶奶闻声抬头,立马端着木盆从河边台阶跑了上来。
“来都来了,还这么破费,快来屋里···”
她的视线恍惚了一下。
六十多年的苦痛折磨没动摇磐石般的心,此刻倒有点酸楚涌上心头。
年前韩舒将小嫣儿送回家时没有逗留,他不清楚那天老人家抱着孙女哭了多久。
这几十年来的自责内疚,那些心底的疤,像孙女的脸一样开始愈合了,孙女睁开了眼,她那遍布阴霾的世界也重现光明了。
“今天不许走那么早了,午饭就在家里吃。”
老人生怕韩舒放下东西就溜,提前叮嘱了几句,回到屋内,她准备好茶水零食,连衣服都来不及晾晒,就去厨房准备今天的餐食。
小方盒内准备的零嘴有瓜子、花生,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饼干和糖果,量不多,但足够精致,都是说得上来的牌子食品,没一样是市集上买来充数的。
韩舒磕着瓜子,放缓脚步,摸到了小嫣儿的房间前。
听老人家说,她要重新认识世界,虽然识字不多,但她这几日一直在闷头看些简单的书籍,有时也会出去找找书中的比对物,要记清楚各种颜色,分辨出声音是由什么发出来的···
门缝半开,韩舒朝里面望了眼。
掉了漆的黑色长桌上摆满了书籍,书都是产生了磨损的旧物,是从乡村书房借来的,一般两周内要送还回去。
小嫣儿的看书姿势很标准,看样子也有向长辈请教过健康用眼的知识。
风从窗户吹了进来,她抬起头,仰起鼻尖在空中嗅了嗅,随即惊喜转过头来。
“呀!”
她惊呼一声,跳下小板凳,“韩舒哥哥!”
“你好像每次都能察觉我在旁边。”韩舒推开门,站稳脚步,稳住了莽过来的小小身躯。
小嫣儿捏住鼻子,右手在脸前挥了挥。
“哥哥身上有股味道,大概是木料,或者还有卫生室里的那种味道··”
她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但是掺起来就很好闻,嘿嘿。”
“那你倒是把鼻子松开啊。”
韩舒伸手示意小客厅的八仙桌,“看我给你带了什么。”
“嗯?”
小嫣儿欢快跑出去,望着金丝包裹的大家伙,唇齿微微张开。
她小心翼翼将蝴蝶结打开了。
里面的琴漆色澄亮,尚泛新光,桐木琴面上,细微的木纹透出生气,而弦下的岳山挺拔如刃。琴轸紧绷,丝弦闪着微蓝冷意,而灰胎又干燥得均匀。
琴面从外向内由粗及细缚弦七根,是钢制的。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周朝周文王、周武王增加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于是琴由五弦变成了七弦。
“这是给我的?”
小嫣儿抚摸琴身,眸子里是遮掩不住的喜悦,她轻轻拨动琴弦,一阵清脆声悠扬荡开了。
“是给你的,等吃完饭我再教你些乐理。”
虽然是客人,但韩舒也没好意思让老人家自己在厨房操忙。
“噢”
小嫣儿盯着琴,两步一回头地跟着韩舒走去了庭院。
韩舒晾晒衣物,之后将大水缸的草鱼给收拾了,这期间,小嫣儿一直跟在身后叽叽喳喳,说看见绿色是什么感觉,看见红色又是什么感觉,哪些色彩搭配起来会令人愉悦,哪些组合起来则令人头晕目眩···音乐也是一样。
吃过午饭,两人转去村西头的无人处,韩舒开始教授一下乐理知识。
小嫣儿有灵性,悟性十足,很多东西掌握起来极快,等日薄西山,韩舒也能拆解一部分的琴谱去让她弹奏。
噔~
拨动琴弦,《凤求凰》的一小节流转波荡,初如凤鸟顾影,孤音徘徊;渐似羽翼轻展,欲飞还敛。但整体中,还带着初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