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有些懵逼,大院里其他的邻居将目光瞬间聚焦在了阎埠贵的身上。
等着看他有什么样的表态。
“这个……根生、兰馨,你们也知道,三大爷一个人挣钱全家六口人花,月月都是剩不下几个子儿。我们家的定量更是已经见底,但你们两口子能够都成为大学生这是天大的喜事!
三大爷豁出去了,这里有十块钱,拿着,这是大爷的一片心意!”
让牛根生和俞兰馨万万不敢相信的场面出现,三大爷阎埠贵居然拿钱了,而且是少见的拿出了十块钱!大院里的邻居们一个个都跟见了鬼似的。
别说是大院里的其他人,就是阎家的三大妈、阎解成、阎解放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男人和自家老爹。
他们怀疑三大爷是不是脑子突然间就给烧糊涂了!
然而不等三大妈这边自我解读是不是需要让自己闹一闹,好把钱再给拿回来,三大爷已经干净利落的把十块钱塞进了牛根生的手里。
得,这事情是真的!
“三大爷,这可使不得!我是真不能要您的钱啊!”牛根生赶紧的要把三大爷给的钱还回去。一大爷、二大爷的就罢了。
他们挣的钱要比三大爷多很多。
十块八块的真的是各自的心意。
“拿着!古来四大喜事,你们两口子能够同时考上最好的大学,这是咱们大院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值得庆祝!我老阎能够参与,兴有荣焉!”三大爷当然有自己的打算。
反正是绝对不让牛根生把钱还回去。
“老婆子没什么收入,不过现今社会好,领导也关照,老婆子还是攒了几块钱,这些你们两口子拿着,不能拒绝!”聋老太太第四个开口,她拿出了五块钱。
对于聋老太太这个每月都靠五块钱补助金过活的老人来说,五块钱真的是一笔巨款。
当然这是在外人看来如此。
牛根生知道这位的底细,人家以前过的日子那根本不是底层人能够想象的。
也就是现在的年月限制了聋老太太的发挥,加上她又没有至亲在身边,以至于过的看上去不惹眼。三位在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大院里德高望重的大爷和这座四合院的老祖宗聋老太太先后作出了表态,瞬间就轮到大院里的其他人。
在这个时候,那些大院里的邻居们也已经想开了。
和其他事情不一样,这可是牛根生和俞兰馨考上了京大和水木!
放眼全国,这可是最好的大学。
有着这样的底蕴,那么未来的牛根生和俞兰馨将会一飞冲天!
现在不趁着还能够和牛根生、俞兰馨属于邻居的机会打下深厚交情,等两人真正的发达了,想要求他们办事都开不了口!
所以大院里的邻居们一个个的都积极踊跃的开始了送贺金。
也不是全部,整个大院里贾家就没有送哪怕是一毛钱。
而除了贾家,其他的家庭都是送了两块、三块或者是五块钱的礼金。
远远比正常给个几毛钱的礼金重多了。
“大家的心意我和兰馨领了!这些钱麻烦三大爷记个账,我这边去去就来。”
整个大院里二十余户人家,总计快一百块钱的巨额礼金。
只可惜这样的一笔财富根本入不得牛根生的眼。
黑夜里的集市事件已经过去好几天。
到现在牛根生都还没有对那一夜的具体收获进行一个详细的清点。
牛根生也没有动用那些物资的想法。
他骑上自行车,很快的消失在南锣鼓巷。
急匆匆的赶到粮店。
牛根生的到来让这里的工作人员远远地就认出了他。
已经到了月底,粮店里的工作并不多。尤其是下班时间,除了守卫和轮值管理员,就更没有其他人了。道明来意,牛根生只说是为大院里的邻居们购买议价粮,价格按照规定就行。
也就是牛根生,换一个人来,这个时间段,得叫粮店的工作人员和保卫人员把人给赶出去!把粮店当自己家啊!
“那就全部买成玉米面好了!”粮店的工作人员给牛根生面子,但价格上还是需要按照规定执行。越是关键时刻,越是不能出现一点乱子。
正常有粮本的时候,玉米面的价格是一毛二一斤。
议价粮的价格不是固定的。
它在原本的价格基础上,提升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若是遇到紧急情况,翻倍也是发生过的!
现在就属于比较关键的时刻。
玉米面的议价粮价格为两毛五,翻了一倍还多出一丢丢。
九十六块钱买了三百八十四斤的玉米面,牛根生从粮店里借了四个专门盛放玉米面的口袋,同样借了绳子,把四袋玉米面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这年月的自行车质量就是好,小四百斤的重量依旧是能够十分正常的骑行。
牛根生没有忘记请粮店的工作人员写了一个证明。
证明这三百八十四斤的玉米面是牛根生以两毛五一斤的价格买的议价粮。
之所以写下这样的一个证明,原因当然是牛根生太过清楚四合院里的邻居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