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牛根生就得到了来自于厂长的慰问礼品。
两只腊制之后还很有分量的腊鸡,两瓷坛有些年份的西凤酒。
也还行哈。
反正牛根生做完了自己的活之后,想来有一段时间厂长不会再来折腾他。
十吨/五十吨冲床也不算太简单。
有足够的人手和物料情况下,做出这玩意一台的话,恐怕也需要好几个月时间。
除非是日后建立起一整套生产线,让产能流动起来,才会节约很多中间耽误功夫的步骤。
牛根生估算,按照当前的技术条件,一条熟练的三百人生产线,材料充足的话,可年产五十吨冲床一百五、六十台的样子。
实际成本价可能达到八千元。
同等性能的冲床,进口的至少需要两万五千港币。
在这个时间段,一港币可以兑换2.34人民币(指导价)。
黑市上一港币能够兑换到3.3到5人民币。
就按照指导价进行换算,一台进口冲床58500元!
成本价只需要八千元!
只要是能够生产出来,简直是含泪血赚!
而五五年的时候,一火车皮小麦的统购价在6600块,统销价9000块。
就按照终端销售价计算,一个火车皮的小麦出口到国外,能换回约等于九千块人民币的外汇。出口冲床的话,哪怕是用国外一半的价格,一台也能够含泪血赚一大笔钱!
远比卖小麦、大豆、煤炭要划算的多!
是多的多!
这个账牛根生都能算的明白,那些专门管理外贸的领导比牛根生要精明多了!
他们不可能想不到。
把厂长的赠礼暂时收进空间里,牛根生不打算在家中放置太多物品。
休息日都没有做到真正休息的牛根生早早地熄灯睡觉。
也省去了大院里的人上门探问各种消息的困扰。
天色微明,牛根生这边就已经开始准备。
生火做饭是应该的,但牛根生只是煮了一个大米粥。
他的早餐有好些样的各色南方茶点。
十分精致,就是有些过于的小巧。
一口两三个虾饺才能在口腔里充分的咀嚼。
不然的话有些不过瘾。
完成了早餐之后,牛根生将那烧的正旺的煤球炉放置到邻居聋老太太的房屋门口,他便骑车上学去了。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大院距离水木大学足足有着十多公里的距离。
这样的一段路且有的牛根生折腾。
大早上的路上根本没有几个行人。
更不见车辆的痕迹。
牛根生硬生生的把自行车骑成了摩托车的速度。
风驰电掣一般的向着水木大学所在的街区飞奔。
也幸亏这个年月的自行车用料扎实,不然的话,就牛根生这个折腾法,自行车非得散架不可。牛根生这边似乎已经忘记了他昨天下午为了应付过去厂长而绘制的图纸。
但轧钢厂的厂长却是黑天半夜的找到了厂里几个技术员和有限的工程师,将他们汇聚一堂,点灯熬油的审阅一晚上时间。
“可行!从整体布局到各个分段的设计思路堪称巧妙。
至少我没有看出任何的不妥和错误。”
轧钢厂首席工程师开口。
他有心想要问一下这份设计图是谁画的?
但厂长既然没有说,他也不好去问。
只能是等到后面看看再说。
“辛苦诸位了,这份图纸关系到咱们厂里每一个人的荣誉,绝对不能有失!
等领导上班,我亲自送去!”
厂长斩钉截铁的说道。
作为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厂长,带领轧钢厂做大做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更大的贡献,那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荣耀!
轧钢厂这种单位各色机器数量不少。
它们绝大部分都是从苏联或者东德之类的社会主义国家买来的二手货。
就这,还是很多国内兄弟单位打破头争抢的宝贝疙瘩。
现在,这样的一份图纸摆在面前。
轧钢厂很有可能会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全新的机器。
这怎么能够让人不振奋?
要是轧钢厂能够批量做出这种机器,轧钢厂将会成为很多兄弟单位的活爹!
牛根生急匆匆的赶往学校,厂长则是在天色明亮一瞬间,坐上分配到厂里的小车,快速的去往已经多次打扰的所在。
“以前都是拿出成品来给我这老头子观看,今天怎么就拿了一份图纸?”厂长身前的一位身穿旧中山装的老人开口。
“老领导这份图纸可是非常重要!我和厂里的工程师、技术员忙活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得出结论……这份图纸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厂长将牛根生的图纸放在老人身前的桌子上。
第一眼,就让这位老人一个激灵。
他一瞬间有一种想要骂一顿眼前小辈的念头。
因为这位老人是知道苏联人拿出来一份锻压机图纸的。
出于某些交易,最终这份原始的图纸也被中方收录。
但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