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主播其实并没有接星辰的宣发,可对于他们而言,越多的玩家玩《绝地求生》他们的人气也就越高再加上游戏好玩。
自然也就会到处安利。
于是乎,这几天的时间,全球范围内本就爆卖的《绝地求生》销量则是更上一层楼,而这新增的大部分销量,都是在星辰游戏平台产生的。
哪怕,在第三天的时候,蓝洞实在顶不住Steam玩家的“差评大军”,再加上楚晨感觉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的目的,就是让新玩家知道那个平台是亲儿子,因此在三天后,阉割了集齐皮肤可以在星辰平台抽奖活动的联动。
在Steam上也开启了。
不过,哪怕是开启了活动,总体而言,星辰游戏平台的新玩家占比也确实多了起来。
玩家们开启了彻彻底底的狂欢。
可整个华夏游戏的从业者,各大公司,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在沉默之后,便是此起彼伏的惊呼和讨论。
完镁、盛达等老牌厂商的高层,在看到新闻时,表情可以说是相当复杂。
他们一方面庆幸自己没有像硬核联盟那样当出头鸟,另一方面又有点不相信,星辰游戏平台居然撑过了“约谈”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爆了这么简单了。
一家能够将监管风波转化为政策背书的公司,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很值得深思。
与此同时,也有无数厂商开始研究,楚晨走的这条路他们到底能不能走?
“难啊. .丁总,这事很难。”
一听丁总问话,网意的高管都喊难。
难的不是建平台,平台网意也可以建,可问题是,这“不能在国内宣传”还要“让国内用户都知道”这个东西本身就很扯淡。
或者说,星辰游戏平台能用《绝地求生》做到这一点,这件事本身,在其他人复盘的时候,也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
对于没有做过“出海”业务的厂商,对于媒体们来说,如果只看星辰的发展历史,那么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那就是出海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想不通,腾迅,网意,怎么这么多年都拿不出全球性的作品.
不少媒体还写新闻呢,批判腾迅和网意这些国内厂商“没有上进心”
这可真是冤枉人。
有没有可能不是我们没有上进心,而是能力真不行??
特别是对于网意这种真正自己试过出海的,看星辰的操作,基本上就等于看人左脚蹬右脚,原地起飞.丁垒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当然清楚这里面的门道。要求网意立刻拿出一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爆款游戏,搭建一个全球游戏平台,确实是有些强人所难。
沉吟片刻,他换了个思路。
“那,我们先做一个自己国内的平台呢?”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刚刚还算活跃的气氛瞬间凝固。
几个高管面面相觑。
隔了起码半分钟,才有人小心翼翼地开口。
“如果……做国内平台的话,会不会和星辰游戏那边,有冲突?”
这句话一出口,办公室里更沉默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意这个国内年营收三百多亿,全球游戏企业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二如此一个庞然大物。
想要做一个平台的时候,第一时间要考虑的,居然是星辰会不会不高兴。
而让人感到恐怖的是,这个担忧居然是真真正正摆在台面上的事情。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会伤人。
此时的网意今年最大的增长阴阳师就是靠星辰起来的,而且很多游戏也是因为星辰tap的出现,才让他们摆脱了硬合联盟的控制。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做自己的平台,相对更符合网意的自己的长远发展需求,可现实就是,网意还真就要看星辰的“脸色”
可偏偏这话,还不好说,那就只能沉默。
如果说全球第六的网意只是觉得有些“尴尬”
那么,在这场波澜中,混杂着兴奋与凝重的,则是全球最大的游戏企业,是拳打索尼,脚踢微软,屁股下面还能压一个动视暴雪的腾迅。
如果说之前,腾迅对于是否要全力推进WEGAME国际版,要不要推进WEGAME平台化发展,还存在一丝犹豫的话。
那么现在,所有的犹豫都烟消云散了。
星辰用事实证明了,绕开国内版号,主攻海外市场,再以“文化出海”的旗号反哺国内品牌形象,这条路是走得通的。
在国内,本质上很多东西管理,就是“案例法”
只要有一个“案例”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后人就可以“有路可走”
这也是为什么说腾迅看到星辰的结果,会是凝重中带着兴奋的原因了。
凝重,自然是因为星辰游戏确确实实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可兴奋,则是因为,版号对于腾迅而言,也是一直困扰他们的大山。
前世的腾迅在国内横冲直闯,威风凛凛。
然而在海外,不说毫无建树吧,反正也是没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