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招安(1 / 2)

第二条路,是独立创业。

这就更是难上加难,资金、发行、宣发、技术支持,每一座都是足以压垮一个小团队的大山。很多团队,甚至在做出DEM0之前,就已经无声无息地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大厂对于这种生态很满意。

因为,你要成功,就得找他们,让他们分钱。

行业的规则,是它们说了算,项目能不能立项,由它们的市场部门和项目评审会决定。

但繁星计划不同。

由于资金充足,仅《FG0》一款游戏,全球月流水就在8到10亿人民币浮动。

再加上《绝地求生》的爆卖,《终末战线》的持续运营,以及《阴阳师》《崩坏3》等大爆二次元游戏的平台抽成。

哪怕是花钱大手大脚的楚晨,也有一种,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的“从容”

因此,这5亿现金,是真的现金,而不是什么口号,这5亿的现金拿出来,可以在国内投500个百万级别的项目。

你先别管这些小作坊最终做出来的游戏,到底能不能赚钱。

这种“拿星辰的钱做自己的事”对于那些真正有能力,却担心失败的“中流砥柱”吸引力却是相当致命的。

一两百万对于当下的星辰而言可以说是毛毛雨。

但是落到个人头上。

即便是在2017年,这也不是个小数字。

你让他们掏空自己的积蓄,卖房,拿出几百万来做游戏,这个世界90%的人都是没这么胆子的,最多也就脑子里面想一想。

柴米油盐,奶粉,房贷,车贷,生活的压力让“试错”成本变得无限高。

可你要说,我给你一百万,你来做游戏。

这个概念可就完全不同了。

很多老牌大厂的主创,在看到这个加强版的繁星计划之后,都在考虑要不要“自己创业”

这一度还引发了行业讨论,认为星辰这是在“挖墙角”

不过在星辰游戏刚发布这个“繁星基金”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星辰的所作所为,感觉这就是“傻子钱多没地方花”

毕竟在这之前,国内的游戏行业都是“大体量”才能成功。

在没有单机销售渠道的情况下,小作坊工作室根本不可能存活,这是一条不存在的商业体系,而现在星辰却是拿真金白银想要扶持小作坊。

前世,这种小作坊遍地开花,还要等到steam在国内成熟。

2024年Steam平台共上架1600余款国产单机游戏(售价≥18元人民币的买断制游戏),较2023年增长约45%

这1600多款游戏背后,是无数的“小作坊”

虽然这些小作坊大部分都赚不到什么钱,但是渠道是打开的。

可现在还是17年,国内的大部分游戏公司,都认为楚晨这是在“拔苗助长”,是在用“垃圾游戏填充自己的平台游戏库”

“这要能成,才怪了。”

这种理论,似乎也没有什么错,毕竟在繁星基金推出之后,各大厂商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明显的离职潮。只不过,他们没有感知到的,是很多人虽然没有离职,但实际上下班之后,已经也开始尝试自己组局做DEMO,尝试申请繁星计划了.

其实这种场景。

在美国曾经也发生过,而且更加夸张,你去看美国很多的知名的中小型开发商,基本上都是从大厂出来的。

开游戏公司和其他事情也不太一样,这是一个高度技能化的行业,而且往往小工作室不会贪大,求全,反而能做出有趣的作品。

国内的大公司,之所以抵制星辰的这种玩法。

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代理,渠道,去吸小工作室的血,这一下子吸不到了,自然会浑身不舒服。

但对于楚晨而言。

趁着现在100万就能买一个团队的入股资格,这种近乎贱卖的价格。

将这些原本只存在于制作人硬盘深处,被项目评审会以“不符合市场主流”、“变现能力差”、“风险过高”等理由毙掉的方案,全部汇集到星辰游戏平台。

哪怕这500个游戏DEM0,最终只出来个位数的游戏,对于楚晨来说都是赚的。

游戏,终究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算”出来的。

只有做游戏的人变多了,好游戏才会长出来。

而在这“茫茫众人”中,周勋比之其他人还要更幸运一些,因为周勋在提交了繁星计划之后,接到了楚晨的电话。

楚晨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周勋正在家里阳台上抽烟。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在提交繁星计划之前,周勋的态度还是,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算了。可当他真正交了计划。

整个人却又烦躁的不行。

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阳台的推拉门关得死死的,各种念头在脑子里打转。

DEM0是不是还是太粗糙了,自己是不是太急了,只做了一个运输链条就要钱,会不会太夸张了。如果繁星计划过了,要找谁,公司哪些人能跟他一起干,这个人数不能太多,毕竟首批资金也就是一两百万。

最新小说: 斗罗绝世:脑海里有个道德天尊 超神:觉醒堕天使,开局杀刘闯! 斗罗:无双雷仙,比比东成病娇! 斗罗:转生鬼魅,我化身亡灵天灾 在超凡都市,修最野的史 斗罗:穿越成树?让魂兽无限进化 我喝中药调理好了 女帝弃我?我反手与哑巴校花契约 斗罗:创世神龙,青梅比比东 玄学大佬穿成豪门抱错假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