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帮主的丈母娘并未在意他的年龄,虽然他确实只比丈母娘小三四岁,但是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丈母娘本身也是个离经叛道之人,眼见女儿喜欢,便遂了她的愿。
松了口气的乔帮主坚守男德,对阮星竹执晚辈礼。
“前辈,天下大乱将至,此地并不安全,不如随我们去一处安全的地方?”
“是啊,西夏和辽国联手进攻宋国,三国大战已起,燕云之地又兴起一支“复汉军’,中原必生大乱。阮星竹愕然,她离群索居多年,对天下事缺少足够的了解,眼下听女儿和未来女婿这么一说,顿生愁绪。
“这可如何是好?”
“我们打算去辽国南京析津府,那里已是“复汉军’的地盘,我们与“复汉军’有些渊源,可以给……”阿朱终究还是没能喊出一声“娘”,目光躲闪过去:“给你一处安全的栖身之所。”他们二人已经是华夏军方正式聘请的武学理论老师,有了正式的军职身份,“复汉军”则属于一支编外部队,未来必然要被异世界军区收编,加上张之遥给他们提供的身份证明,足以得到马仙洪等人的认同。对于现在的乔峰和阿朱而言,整个北宋时代,辽、宋、西夏、大理等国都让他们没有归属感,反而是与现代社会联系密切的“复汉军”让他们更加亲切。
何况,他们已经知道数月后会出现一道连通两个世界的传送门,已经对现代社会有过充足了解的二人不相信北宋这个时代能挡得住现代化的军队,哪怕这几个国家摒弃前嫌,精诚合作,亦是徒劳。无论从情感归属或是实际利益出发,二人都不会将宝压在北宋时代这几个国家上。
独自生活多年的阮星竹对生活环境没有太多要求,眼下段正淳尚未找过来,她心里的空洞恰好被突然出现的女儿填满,出于亏欠心理,亦有母爱的影响,阮星竹只想陪着女儿,自然没有意见。
“娘去收拾一下行李,马上便好。”阮星竹主动拉近关系,兴高采烈拉着阿朱返回竹屋。
乔峰等了片刻,母女二人便收拾妥当。
他们都是江湖儿女,无需太多的零碎,收拾了几件衣物和细软后便立即出发。
阿朱和阮星竹骑乘一匹木马,乔峰独自骑乘另一匹,三人便一路向北。
“阿朱,你们的坐骑从何而来,怎的如此神异?”抱着女儿的阮星竹感受着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大为惊奇。
她不是深闺妇人,也曾骑马游历天下,却从未见识这种速度奇快,跨越山海如履平地的神驹。“此非真马,乃是机关造物。”阿朱笑着回答:“今后,您会经常见识到这些东西。”
阿朱提前打了个预防针,今后她将长期来往两个世界,必然免不了带一些现代化的科技产品过来。母女俩的关系在这一路北上的旅途亲密了许多。
三人北上路过淮安修整时,得到了一则丐帮利用自身渠道特意传遍天下的消息。
“听说了吗?少林方丈玄慈大师三十年前于雁门关外率领中原豪杰大战辽国属珊大帐亲军总教头,剿灭了一支意欲潜入我大宋境内刺探军情的辽国武人。”
“玄慈方丈不愧是中原武林的泰山北斗,竟在三十年前便默默为国效力,却从不居功,实乃我辈楷模。”
“眼下辽国大举入侵雁门关,玄慈方丈再举义旗,号召中原武林豪杰齐聚雁门关,杀敌保国,方不愧侠义本色。”
康敏的目标只有乔峰,所以她让全冠清写给玄慈的信只说知晓当年之事,希望玄慈能站出来组局,好引诱乔峰过去,聚众击杀乔峰,替自己出口气。
这是典型的小女人心思,没有什么大局观。
偏偏信件送到少林的时候,奉旨统筹江湖势力的仇鸾恰好也在少林寺。
他现在已是八品承务郎,领了官家特派的差遣,专司提举江湖势力,聚拢江湖人,让他们上前线协助宋军作战。
江湖人虽不成体系,难以抗衡大军,但是作为斥候探听军情乃至暗杀敌国将领却能起到不小的作用。领了差遣的仇鸾很用心,“英雄大会”结束时他便主动联络过少林方丈玄慈,此时乃是以官方身份正式来少林寺收编少林武僧。
“昔年曾有十三棍僧救唐王,如今大宋危急,少林寺乃武林魁首,还望玄慈方丈能再度出手。”少林这个门派本就在嵩山,距离北宋的统治中心开封不远,奈何此前大相国寺抢走了少林的地位和影响力,少林寺内这帮和尚没少眼红。
这也是玄慈当日会带人前去参加“英雄大会”的原因,少林寺说是佛门清修之地,实际上对俗世影响力的渴望早就融入每一代少林和尚的血脉中。
没机会的时候尚且要创造机会,面对这送上门来的机会又岂会放过?
玄慈本就已经打算拉出一支武僧队伍北上雁门关助战,恰好此时丐帮送来信件,他便将信件内容告知仇鸾。
仇鸾作为官场上的人,大局观可比康敏这个蛇蝎妇人强的多。
他得知三十年前雁门关一战后立马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宣传机会,于是便发动开封府的力量,动员大宋各地府衙的捕快和衙役帮着丐帮推波助澜,把“保卫大宋”和“江湖侠义”串在一起,又拿玄慈三十年前的事迹作为最好的例子,好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