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日常萨新不拿出来唐佳宁虽然知道,但总归还是能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现在看着一个人身上密密麻麻爬满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一般人都会感受到身上的鸡皮疙瘩暴起。唐佳宁同样也有些遭不住这种密密麻麻的虫子,不过由于长时间在丛林里生活。
对于这种情况多少也算是有了些许的抗性,至少正常接触的话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一只只蛊虫开始预警,唐佳宁也加快了速度带着萨新开始朝着前方行进。
越早走出这片区域,两个人也就越发安全。
伴随着脚步的前进,阳光也逐渐开始西斜。
中途没有停歇的情况下,下午三点左右,唐佳宁就和萨新快要走出了这片林子。
这一路上,虫子们的预警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不过大多都是黑熊,其余的动物倒是一只都没看到。
唐佳宁这次选择的休息地方是位于林子边缘的一条小溪旁。
这里位于这片区域的边缘位置,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了。
而且这里的地势相对而言比较开阔,晚上的时候会有月光照射进来。
只要做好预警,周围什么动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甚至若是用上强光手电,四周两百米的范围内都是可以保证是安全区的。
“搭帐篷,我去小溪看看有没有吃的!”
“好!”
萨新敲了敲因为长时间赶路有些僵硬的双腿,随后也开始搭建起了帐篷。
唐佳宁将背包中的东西卸了下来,随后也走到了小溪旁边。
伸手翻动了一下溪水中的石板,看清楚水中出现的东西后,唐佳宁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飞快伸手在周围的小溪里面抓了起来,一只接着一只,很快就抓了足足有四斤多的重量。
等带着东西回到帐篷附近的时候,萨新已经收拾好了帐篷,甚至已经开始挖起了灶台。
唐佳宁检查了一下萨新的工作成果,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也给她展示了一下自己带回来的晚餐。“小龙虾?”
“喇站!”
“那是什么?”
看着萨新那一脸的好奇,唐佳宁也开口解释了起来。
“蜊姑算是东北一种特色的河鲜,和臭水沟中长大的小龙虾可不一样蜊蚰对水质的要求极高。”“东北蜊站需要的水大多都是一丁点污染都不能有的,但凡有一点它们就会集体性的死亡。”“这种极度干净的水质,养出来的蜊姑每一只都带着极为鲜美的味道。”
“目前来说,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东北蜊蚰其实数量已经越来越少,而且这小东西人工养殖极为艰难。”
“由于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再加上本身吃的就是浮游生物,水里面的浮游生物含有量也很难人工把控。”
目前就唐佳宁知道的,整个东北目前来说只有不到十家有半野生养殖的。
之前回家的时候,唐佳宁也尝试买过。
一斤蜊姑的市价现在是一百六,而且等到了冬天只会更贵。
就唐佳宁现在手上抓到的这些,换算下来差不多也有小一千块了。
“行了,我做给你吃!”
轻轻敲了一下探出脑袋的叶子,唐佳宁也加快速度开始处理起了这些蜊站。
作为东北著名美食,蜊姑的做法还是有很多的。
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喇站豆腐这道菜。
现在手上的材料齐全,唐佳宁自然也不会放过这道经典名菜。
所谓的蜊站豆腐,看似是豆腐,实际上就是用蜊站肉做出来的。
通过捣碎蜊姑取汁过滤后加热凝固成豆花状,成品呈现绿白黄相间色泽。
具有清香扑鼻、鲜嫩爽滑的口感特征。
该菜品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以前,曾被选入满族御宴,现已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道菜制作起来虽然麻烦,不过毕竟唐佳宁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小时后也没少吃。蜊站去头去壳,保留腹部肉质及虾黄。
将肉质捣碎成泥状,装入纱布反复挤压滤出汁液。
将滤液缓慢倒入沸水,利用蛋白质遇热凝固特性形成脑状凝块。
仅添加食盐提鲜,辅以葱花等佐料。
这样一个蜊站豆腐就算是完成了,稍微煮一煮之后,一股浓郁的鲜香就充斥了整个鼻腔。
几乎可以说是帐篷的四周都被这种香气所包围。
“米饭也差不多了,开动!”
伴随着唐佳宁的一声令下,萨新不知道从哪摸出来了一个小勺子喝了口汤。
浓郁的味道在口腔中爆发,兼具蟹黄浓香与豆花滑嫩。
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晚餐吃完,忙碌了一整天的两个人也飞快钻进了帐篷里。
躺在带着柔软的防潮垫上,唐佳宁也摸了摸叶子的头。
“去警戒去呗,让我俩睡个好觉?”
【好,人类你好好休息!】
叶子用头蹭了一下萨新,随后也晃动着身子朝着帐篷外钻了出去。
随着天色越发昏暗,唐佳宁和萨新躺在帐篷里面没聊上几句话就陷入了沉睡。
夜里十二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