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吴,刚毕业。
久仰各位大名,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
其实他主要还是听黄博说起几人。
见状,叶柯四人纷纷举杯回应,清脆的碰杯声里,陌生的隔阂瞬间消散。
宁吴目光灼灼地看向叶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叶柯你在《盲井》里的表演绝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真实感,我看了好几遍!今天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叶柯挑了挑眉,故作神秘地笑道:“怎么,难道你平时见到的都是我的假人?可惜没让你早点见着,不过现在也不晚。”
几杯酒下肚,气氛愈发热烈。宁昊放下酒杯,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挺喜欢你那部《盲井》,受它启发,我也写了个电影剧本。”
叶柯心中一动,他知道,宁吴口中的剧本,或许就是《无人区》,亦或者是《疯狂的石头》。听说《无人区》这部作品远比《疯狂的石头》构思更早,探讨的人性议题也更加深刻。
只不过据说《无人区》这剧本并不被看好,主要还是题材问题。
最后宁昊无奈写了《疯狂的石头》才有了刘德哗投资和三千万票房黑马的故事。
“你说的是《香火》吧?我早有耳闻,可惜一直没机会看。”
叶柯放下筷子,认真说道。
他记得这部电影,据说4万元的低成本,8人组成的小剧组,宁吴一人身兼数职,却拍出了直击人心的佳作。
电影通过和尚修庙的荒诞故事,撕开了现实与信仰的冲突,极具先锋性。
“嗨,这算什么!等有空,咱们找个地儿,我请大家看!我还真想听听你们的专业意见。”宁吴说着,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随后,他话锋一转,“听说你要去参加欧洲三大电影节?”
“嗯,还不确定,明年的事了。”叶柯无奈地耸耸肩,这段时间,好似《入殓师》的关注度并不小。这不是指观众,而是圈里人的关注,毕竟第一部算是黑马,可要是第二部跌了,那只能说是运气不好,可要是第二部依旧有所收获的话,那可能门槛会被踩烂。
“行啊!我可太看好了。
等上映了,我一定去支持!包场都没问题!”宁吴一拍桌子,豪气地说道。
黄博在一旁插科打诨:“包间么,买一张电影票,那可不算是支持了。”
“我倒是想多支持!要不然我把脖子上这狗链儿卖了,看看能不能多包几场?”宁吴说着,还作势要摘下脖子上细细的链子。
这一举动倒是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那你呢,我包一场,你起码得包两场吧。”宁吴转头“将”了黄博一军。
“多包两场!”
朱亚纹等人跟着起哄,这肆意的笑声,倒是融入火锅店热闹的氛围中。
看着眼前斗嘴的两人,叶柯只是不语的笑了笑。
此时的宁吴,脖子上的链子还未加粗,黄博也尚未在影坛闯出一片天地。
只能说金项链会粗的,票房会高的,要不是第一次见,叶柯都想直接开口跟注压一把宁吴。毕竟重生一次,有些情报资源可不能白白浪费…
铜环叩门声惊飞檐下宿雀…
站在门外的叶柯,手上拎着不少礼盒,难得再次来到姜纹这边,除了快要过年原因,还有就是姜纹对于自己一些帮助照顾。
总而言之,礼多人不怪就是了。
开门后,姜纹倒是老神在在倚着门框,军绿色毛衣领口磨得发毛,指间香烟腾起的白雾与呵出的寒气缠绕,浓眉瞬间拧成川字:“你小子又是从哪里学的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下次再带这些东西来,我可是不给你进来了啊。”
话尾却泄出笑意,伸手接过礼盒。
对于这话毫不在意,进屋的叶柯朝飘着饭香的厨房扬声:“嫂子!”
蒸腾的热气中,周韵系着靛蓝围裙探出身,发梢沾着面粉,手里还捏着半块揉好的面团:“叶柯来啦,你们先坐,还有个菜一会儿就好了。”
话音未落,姜文已经拽着他往书房走,木地板在脚下发出沉闷的吱呀。
书房内整面墙的书架上,《资治通鉴》的线装书脊与《电影手册》法文刊名并肩而立。
桌上那泛黄的《盗官记》原著旁,散落着写满红笔批注的便签纸。
姜文从雕花檀木案下抽出个牛皮纸袋,厚重的纸页带着淡淡的墨香与烟草味:“看这个。”未署名的扉页上,“让子弹飞一会”几个狂草字力透纸背,墨迹未干处还沾着零星烟灰。
叶柯指尖抚过微微毛糙的纸边,似乎可以看的出姜纹对于这个剧本有多认真,几乎像是翻了无数次一样显旧。
“手痒了?”
叶柯指尖敲了敲剧本封皮,抬眼撞见姜纹摩挲打火机的动作。
只能说这位向来在片场说一不二的大导演,此刻居然有些好奇与期待,只想让叶柯赶紧看剧本。对此,嗤笑一声。
姜纹拧开粗陶茶壶往青花茶盏里倒普洱:“少贫嘴,抓紧看。”
袅袅茶香里,叶柯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页间,马拉火车喷着白雾驶向鹅城的画面,在脑海里轰然展开而姜纹见叶柯在认真安静看着手中剧本,也不发出任何声